世事變幻,滄海桑田,但始終不變的是中秋之夜人們的目之所向——月亮。
普天之下
共望一輪圓月
時間和空間
在這一晚走向重合
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但卻可以兩次望向同一個月亮
仙人伴月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霜月 唐 李商隱
五代 周文矩(傳) 仙女乘鸞圖
清 費以耕 張熊 嫦娥圖扇
文人望月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爾。
——記承天寺夜游 北宋 蘇軾
南宋 馬和之 月色秋聲圖
南宋 馬遠 對月圖
南宋 馬遠 月下觀梅圖
南宋 馬遠 月下把杯圖
南宋 馬遠 松月圖
明 戴進 月下泊舟圖
明 文徵明 中庭步月圖
清 余集 梅下賞月圖軸
清 樊圻 舉杯對月圖
清 湯祿名 明月種樹圖
仕女拜月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玉階怨 唐 李白
五代(傳) 佚名 浣月圖
北宋 劉宗古 瑤臺步月圖
玉兔守月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 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 問言與誰餐?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明 陶成 蟾宮月圖
明 陶成 蟾宮月圖
清 李世倬 桂花月兔圖
清 蔣溥 月中桂兔圖
其他
南宋 李唐(傳) 文姬歸漢圖 局部
清 八大山人 瓜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