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文節選自《吳老師教培訓》微課第一課講稿
最近我發現,大家都開始選擇“微課”這種在線學習方式了。
曾經我癡迷于跟著名師學習,不惜花大價錢、花時間、花差旅費。奈何現在時間越來越寶貴,不知不覺間,我買了各種各樣的在線微課,洗漱的時間、開車的時間,聽著微課我感覺特別有收獲。悄無聲息的,我的自我學習方式,也互聯網+了。
你是否也開始微課學習了呢?你是如何選擇微課的呢?
根據我自己在微課學習這一路的心得來看,大部分是因為“免費”。
很多時候只要看到“免費”二字,只要內容似乎沾邊,不管實際上好不好,我們都會報名參加、截屏轉發,然后讓人給拖進群,反正聽或不聽都沒損失,退群也沒損失,對吧?
但是時間久了之后,我開始主動挑選微課了,為什么呢?因為發現那些免費的課程好像不那么好,聽的話浪費了很多時間,我的時間很寶貴呀。有個朋友說,免費的其實都是新老師拿我們做試驗品,我覺得有點道理。
然后我就加了一些微課堂的公眾號,主動進去搜索,有哪些好的課程。
有些課程很符合我的需要,比如說我買了時間管理,寫作課,思維導圖,這些都是我很需要的,前陣子還買了個手賬課,我也是很感興趣。反正99元,199元,299元,從學習投資來講都不是大的費用。
有時候是因為講課的人很有名,比如說我最近看到有個作家開微課了,我看過她的書,精辟獨到的見解,非常好,現在她開微課了,才9塊9,我一定要聽聽,于是立刻付費。
為了準時聽我還特地手機上調了鬧鐘,結果一聽,我大失所望,為什么呢?我發現她講的東西我都知道了,不需要他講了。
然后我就心不在焉,我想再堅持聽一聽吧。因為不關注內容,我就開始挑剔細節:普通話太不標準,我一下就能聽出是哪里的方言;我發現,她寫文章可以,講課,真不擅長,不停在咽口水,一看就是很緊張;實在無聊我就算了一下,這個群里面有三千多個人,9塊9算十塊錢吧,她這一小時的微課,3萬多塊錢到賬。
可能很多人會想,一個小時3萬塊錢好厲害啊,但其實對于這么一個拿著版稅躋身富豪榜的作家來說,這個3萬塊錢根本不算什么,而是,她在試水這個微課的市場,我能夠瞬間判斷出她的需求。
那我還會不會再繼續付費聽她的課了呢?不會了,因為實在浪費時間,我更愿意看她的書,看她的文字,想象著她用一種動聽的聲音在娓娓道來,這種感覺更好。
但是我最近聽的一個時間管理的課程,非常有收獲!它更新了我的理念。
時間管理不只是管理時間的概念,反正24小時也成不了26小時,而是如何利用工具,真正節約時間、提高效率。
所以最近我改變了很多工作方式。
例如與大家信息同步我開始使用石墨軟件,不再用word文檔傳來傳去;
寫作我開始使用語音錄入,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拿著手機也能“寫”文章,然后導出,改吧改吧就能發了;
記筆記我直接用有道云筆記,然后標注多個標簽,需要搜索素材時,直接搜索標簽,再也不用去翻厚厚的筆記本了;
我多年的工作日歷本習慣也開始搬到朝夕日歷上;
最重要的是,我使用公眾號“三人行必有吳師”,來傳達我的培訓理念,我把自己在培訓技術上的實踐,將培訓在職場發展、與人溝通、親子育兒上的應用經驗分享給大家。
和自己多年來養成的良好習慣作斗爭,甚至把他們拋棄,開始使用新的軟件工具,建立新的習慣,這是個有點痛苦的過程,而且一開始都要花點時間學習和摸索,但用下來都感覺效果很好,如果不是嘗試,我就永遠不知道還可以這樣節約時間。
把那個一歲歲年紀增長的我,管理成一個擁有年輕內心、接納新鮮事物的自己,這何嘗不是一種時間管理,而且是更有價值的時間管理。
所以,我很慶幸,在自我學習的方式上,我學會了使用微課,趕上了互聯網+這趟快車,用一種更加經濟快捷的方式來更新自己的知識。把這些新鮮的事物,加到自己日漸老舊的軀體上,去真正實現自己的更新迭代。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