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凈土

自由的凈土

原創2017-11-30冷開水清水話嘮

普天之下,何為凈土?——腳踏小黃車時,滾滾的車輪正載著我找尋。

開篇前


先來學習下《詩經·小雅·谷風之什·北山》:

陟(zhì)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從事。王事靡盬(gǔ),憂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鮮我方將。旅力方剛,經營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盡瘁事國;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háng)。

或不知叫號,或慘慘劬(qú)勞;或棲遲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dān)樂飲酒,或慘慘畏咎;或出入風議,或靡事不為。

譯文

爬上高高的北山,去采山上枸杞子。體格健壯的士子。從早到晚要辦事。王的差事沒個完,憂我父母失奉侍。

普天之下每寸泥,沒有不是王的地。四海之內每個人,沒有不是王的臣。大夫分派總不公,我的差事多又重。

四馬駕車奔馳狂,王事總是急又忙。夸我年齡正相當,贊我身強力又壯。體質強健氣血剛,派我操勞走四方。

有人安逸家中坐,有人盡心為王國。有人床榻仰面躺,有人趕路急星火。

有人征發不應召,有人苦累心煩惱。有人游樂睡大覺,有人王事長操勞。

有人享樂貪杯盞,有人惶惶怕責難。有人遛達閑扯淡,有人百事都得干。


此文為“士子”(當官的)一篇發“牢”騷怨文,作者甚至不敢署名,卻被收錄《詩經》,當作經典流傳至今。特別是那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早晨念起它,突然讓我聯想起前陣子火熱上映的電影《戰狼2》里的:“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有個自大狂還加了后半句,“殺我國人者,皆我天敵”,好大口氣,好威武,甚至威武得讓人惶恐不安。

不得不說,在中國人越來越國際化的當下,人們主動亦被動的作為一種自主性“產品”,源源不斷的輸送至全世界,國籍改變之后被統稱為華人。曾對朋友笑言,中國的“貪官污吏”、“富豪巨賈”近年來不斷的“永久性”出境,或許是我國“人類擴張計劃”中的一個重要戰略部署。盡管有些戲謔,但是,不得不承認,越來越多的國民,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的速度,快速流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真真驗證了那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王者,華人也。超強的生存適應能力,頑強的意志力,甚至被稱作:最適合在外星球生存的孫悟空。不得不承認,國人個個都是孫行者,如今隨著不斷的進化,“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三個中國人就成為一條蟲”的魔咒逐漸被打破,看似這世上已經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擋、阻止、阻撓中國人了。

今天,我并不想抒發什么民族自豪感之類的愛國主義情操,我更不想探討指引人類未來希望的幼兒教育被掌控在一幫商販手中這碼破事,我為“普天之下,皆有華人”感到鼓舞,然而當下的當下,我只迫切的想尋覓一方“自由的凈土”。但我我我不是孫悟空,請原諒鄙人無法斬妖除魔、行俠仗義、憂國憂民憂師傅。順便問一下,既然王土如此美好,為何你還要遠走他鄉?既然王土如此美妙,為何總有鬼怪魑魅橫生?

兀自又想起了昨天看的一部小說《第九個寡婦》(已被改編拍成電視劇,據說遠離原作),假如國人都似王葡萄一般,這個世界應該會變得真正美好吧。始看小說口開頭的我,正迷惑于“孫鐵蛋”在院子里被人爆頭的懸疑情節里。葡萄救下了自己的男人,卻逃不過做寡婦的命,沒有將自己的男人換下“老八(八路軍)”,自己竟被迫變成了八個英雄媳婦以外的第九人,而且名份、烈屬待遇什么都沒有,諷刺得很,暗殺者除了那被救的八個老八(之一),肯定不會有別人。

你看,有人的地方就有不分青紅皂白的爭斗,有爭斗的地方難免磕磕碰碰,這是要命啊。這世上又哪里有凈土呢?除非死去,化作一陣輕煙,然后拋撒至流江大海,方能清清凈凈。可是,村上春樹又說,死并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意思是,即便死了,身體不存在了,你留存下來的精神也是會游走不滅的。這也是佛家所稱的涅槃,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來去無相。說得極端點,還應驗了那句俗語:做鬼都不會放過你。

最終,還是決定放棄追尋純凈自由之地了。因為無論肉身還是化作幽靈,均已被框限住了,盡管并非讓你一動不可動,不會讓你在一個狹窄之地踱步往復、有始無終,而是讓你無論如何游走、如何掙扎努力,無論生死都難以擁抱自由。當你發牢騷的時候還能夠“憂我父母”,等永遠閉嘴后,留下的意志就看生者怎么理解了,大抵會比你存在的時候更不受待見些。

于是,我又在一個垢凈難分之處,騎上了一輛新的小黃車。

叮鈴叮鈴,垢凈俱亡;叮鈴叮鈴,垢凈明存;叮鈴叮鈴,且行且止,且醉且醒。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