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詩一首

這是心靈自由第八期第十篇作業

《阿波羅的古老軀干》里爾克

我們不能得知他傳說的腦袋

和熟果般的眼睛。可他的軀干

依然從內里彌漫出燦爛,

像一盞燈,如今他低垂的目光

還在燈火中全力閃耀。不然

他弧形的胸膛不會如此炫目,從他文靜的

臀部和大腿,到生殖之火搖曳的黑暗中心

也不會成就一個微笑。

不然,這石塊就會在他肩膀

半透明的瀑布下顯得污損,

不會像野獸的皮毛般閃亮:

不會,從它所有的界限迸發如

一顆星:因為這里無處不在

盯著你。你必須改變你的生活。

這首詩的最后一句從一個主動的觀察者突然轉變為被觀察者。我認為是它最有趣的地方。我們和藝術作品之間,甚至我們和日常的人事物之間,誰在觀察,誰又在被觀察。當我們觀察時,我們同樣也被觀察,因為我們只能從我們的觀察/反應中才能了解到自己,了解到自己的反應模式,所以同時我們也是被觀察者。

往往認為藝術是茶余飯后生活中的甜品,而不是必需品。我越來越不認同自己以往的這個觀點。藝術它是對靈魂的滋養,是我們和靈魂的對話,它培養的是我們對美好的感知力。藝術最偉大的力量是它的包容性,它就在那里,每個人都可以從它那里反射到你自己的東西,沒有定義,沒有好壞,甚至不同的時候所看到的內容都是不同的。一個人如果缺少對美的感知力就會對生活中的一切美好變得遲鈍,從而生活的一切美都無法捕捉到。缺少美感那么這是怎樣的一生!

藝術也是我們駐足和停下的那個時刻才能感知到它的。于是,這顆喧鬧的心有了片刻寧靜的空間,從當下的喧囂中抽離片刻給它,給到自己的靈魂。不需要語言,對話卻在那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