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散知識點
dir(obj) # 返回一個列表,列出對象obj的所有方法名稱
isinstance(obj, list) # 判斷obj是否為list類型
ord('a') # 將字符轉ASCII碼
chr(97) # 將ASCII碼轉字符
hex(I), oct(I), bin(I) # 進制轉換成十六進制、八進制、二進制,但要注意返回的是字符串
int(string, base) # 將字符串轉化為整數,base為進制數
print輸出到日志文件
sys.stdout = open('log.txt', 'a') # 流的重定向
print('hello world') # 輸出到文件log.txt
sys.stdout.close()
函數注解
#寫在def定義行,用于可以接字符串、元組和類型等
def func(a:'spam', b:(1, 10), c:float) -> int :
print(a, b, c)
func.__annotations__ # 返回{'c':<class 'float'>, 'b':(1, 10), 'a':'spam', 'return':<class 'int'>}
# 編寫注解的同時還可以使用函數默認值,默認值寫在注解后面
def func(a:'spam'='a', b:(1, 10)=2, c:float=3) -> int :
print(a, b, c)
函數默認參數為可變類型
#函數的默認值是在函數定義的時候實例化的 而不是在調用的時候,因此每次調用函數時使用的是同一個對象
def foo(numbers=[]):
numbers.append(9)
print(numbers)
foo() # 返回[9]
foo() # 返回[9, 9]
foo() # 返回[9, 9, 9]
想進一步了解編程開發相關知識,與我一同成長進步,請關注我的公眾號“松果倉庫”,共同分享宅&程序員的各類資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