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一個寵愛汪星人族,前段時間偶爾看到《狗十三》的宣傳,講述一個青春期的小女孩兒和狗狗的故事,當時就想攢著下線了從騰訊視頻看(VIP就是任性!)。哈哈哈。
電影的女主角--李玩,初中生,父母離異,父親再婚生下一個兒子,李玩一直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父親送來一條狗逗李玩開心,李玩把狗當成了朋友,取名叫愛因斯坦,一次意外,狗狗被爺爺弄丟,她發瘋的尋找,繼母為寬慰李玩買了條和愛因斯坦同樣品種的狗,李玩當然知道這不是走丟的愛因斯坦,但所有人都說,這就是愛因斯坦。
全家人都恢復成若無其事的樣子,只有李玩一個人埋頭吃飯耿耿于懷。但是李玩堅持要的是愛因斯坦,而不是一只狗。所以她堅持找狗,讓家庭氛圍越來越不和諧。
她心情煩悶,出去和同學喝酒,很晚才回家,推門是父親劈頭蓋臉的質問,“我欠你的是吧,全家都欠你。你爺爺腿都壞了,你奶奶多少年沒有出過門,差點家都回不來了。”父親一邊暴打李玩,掐脖子、扇巴掌,一邊逼李玩道歉。李玩道了歉,跑去浴室,洗完澡出來看到坐在客廳的父親。父親換了一副面孔,對女孩說,過來,到爸這兒,坐爸腿上。他說出了天底下最經典的一句話“爸打你是因為愛你,等你長大了你就明白了”,然后給出一點甜頭:“等忙完這陣,爸就帶你去博物館看天文展覽。”
這頓打的效果是顯著的,挨打后的李玩改變了,從聲嘶力竭滿街找狗的小女孩,變成了沉默寡言只會微笑的小女孩。
當她不喜歡的英語考了年級最高分,興奮地打電話給爸爸報喜,他們顯得和好如初、親密無間,仿佛中間沒有任何因為小狗產生的隔閡,李玩已經忘了疼了。
可是父親連天文展覽的日期都記錯了。
父親答應她的天文展覽,最終卻變成百無聊賴的飯局,聽成人們吹牛皮侃大山,終于錯過了她最感興趣的天文展覽。
但李玩笑著說沒關系。
父親告訴她,她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弟弟,李玩一下子就接受了這個弟弟。
弟弟過生日那晚,在酒店的包廂里,李玩站在人群的最遠處,看著眾星捧月的弟弟,乖巧懂事地笑著,沒有人注意到她的存在,但她就這么一直乖巧懂事地笑著。
她看著其樂融融的一家人,仿佛自己是一個局外人,想要融入,卻格格不入。
弟弟淘氣不小心打了奶奶,爸爸哄他,李玩不服氣,爸爸就罵李玩是不懂事的女兒。
李玩最后成為了家長眼中的好孩子,盡量去學英語,最后她被保送了省重點--不是因為英語好,而是因為物理好,雖然大人們沒有在意過她多么喜歡物理、多么喜歡平行宇宙,所以才會把狗狗的名字都取為愛因斯坦。
李玩的柔順在吃紅燒狗肉中達到頂峰,那塊狗肉在她的嘴巴里嚼來嚼去、翻來覆去,難以下咽卻面色平靜。
弟弟惹了狗狗,狗在狹小的廁所朝著弟弟大叫,繼母非常生氣,叫來了李玩的爸爸。爸爸來替弟弟教訓狗,狗被激怒叫個不停,當爸爸用棍子打,用拖把丟,最后拿了個籃子對著狗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時候,李玩拉住了爸爸。她慢慢走到狗的身邊,用手撫摸它的頭,狗狗立馬變得溫順。
看到這一刻,我哭了。
動物雖不能言語,但人類的善意或者惡意,它能感受到。它是一條生命,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被誤解被欺負的時候,只能用大聲叫來反抗。但沒人有興趣了解它的內心世界。
李玩含著淚對狗狗說,別怕。
我想那一刻,她是看到了自己。
第二天,狗還是因為攻擊了弟弟被繼母吵著送去狗肉店。李玩的爸爸捉住狗扔進車里,無論李玩怎么哭喊和乞求都沒有用。
后來李玩物理考得好,得了獎可以保送高中,爸爸很高興說你提什么要求我都能滿足你。
李玩說,我只想知道你把我的狗送去了哪家狗肉店。
爸爸開車帶她去了流浪狗救助中心,她下車跑遍了院子也沒見到她的狗。
狗死了,離開家以后到了救助中心,不吃飯。
爸爸說完眼中有淚,李玩極力克制,說沒關系。
她就這樣帶著微笑,風輕云淡的坐在副駕駛。
她心中一定早就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失望吧。
片尾李玩再一次見到了最初的“愛因斯坦”,堂姐很興奮的上前相認,卻得到了李玩的否認。堂姐說,我確定,那就是愛因斯坦,難道你看不出來嗎?
李玩說,我知道。但我剛才真的好怕我喊愛因斯坦后,它認出我來,會撲過來”。
這句話,讓我想起了我的狗。
我的金毛在兩年前我不在家的一天丟了,幾天后我回家知道了消息,在床上躺了三天,傷心的起不了床。
走丟的時候她一歲半,叫Emily,女生。從2個月的時候遇見我,我帶它去海口,在海邊長大,看著它第一次下海游泳,對浪花的驚訝。晚上把拖鞋扔進海里,狗的視力不好,我忘記了,但它卻憑著氣味,幫我把鞋子帶上了岸,上岸時所有的人都為它鼓掌。
春天的時候去武漢,和友人一起從海口出發坐輪渡,一船的人,只有一條狗,它的好奇和興奮我一直忘不了,那時候覺得,即使漂泊,但有Emily,我一點也不孤單。
到了武漢,我住公寓,一人一狗。每天晚上和一群“狗友”一起在樓下溜狗,那是它最開心的時刻吧。好像是住在7樓,四樓有大的花園平臺,我住的公寓陽臺沒有被封上,完全露天,夏天的晚上我也不習慣關落地窗。我睡覺必須保持房間通風,雖然陽臺的設計很不安全,有可能會有壞人攀爬一下就跑到房間,但我還是無法忍受關窗戶的憋悶。那時候Emily晚上就睡在離床很近的紗窗邊,看著陽臺。
有一天晚上很晚了,聽到花園有兩個男人說話。它就不開心,大叫了幾聲,兩個人就走了。我還為此夸贊了它,有它在,我很安全。
后來我打算離開武漢,表弟過來先把我和狗接走,我帶它回去認識了家人,確認相處的很好,再次回到武漢待了一個月。那一個月里,每晚不敢睡,沒有了Emily,感覺非常差,沒有一天是安心睡著的。
后來想想,我對Emily的愛是一種依賴。它于我,是漂泊的旅途中的精神寄托,有了它,讓我覺得不孤單。
我還有狗要去保護,外面大雪大雨我都要回家,它還在等我。
它毫無保留的依賴我,信任我。
不像這個世界中的其他,會給我“偽善”的一面。
失去Emily的第二年,在這期間我曾經無數次的幻想與它再見面的場景。
我料定自己,一定大哭著抱著它,再也不讓它離開我。即使跪求新主人把它還給我,也毫不猶豫。
后來,我慢慢做了猜想。
隔著這么久的時光,它或許和新主人在一起很幸福,那我就風輕云淡的說,你好像我曾經的狗子呀。
然后就走開。
我也和李玩一樣害怕。
最好,它不要認出我。
做一只世界上最快樂的大金毛。
我永遠愛你,Emily。
比你愛我更多。
電影中有很多細節值得回味,有些細節我也并不能完全理解。
這不重要。
我只關心,李玩和狗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