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如果告白會被拒絕,那就被拒絕,被拒絕是正常的,沒被拒絕就是賺到;
如果相信會被欺騙,那就被欺騙,被欺騙是正常的,沒被欺騙就是賺到;
如果行動會受挫折,那就受挫折,受挫折是正常的,沒受挫折就是賺到;
很像我去獻血的心理,我懼怕打針,一直都是。因為我知道打針很痛,但是我想去獻血,有一年血站給我發了一條感謝的短信,告訴我我獻的血,救了一個人的命,那一天,我突然覺得自己很重要。
偶爾也會碰到技術很好的護士姐姐,不那么痛,偶爾也會有嘲笑我這么大人了還怕打針的,當然也有態度冰冷,讓人感覺我是去還債的。但是好歹我有痛的“經驗”了,各種狀況,漸漸也有了我自己“應對恐懼”的方法。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承認自己怕痛,以前有個醫生說我“痛點低”,說偶爾確實有這樣的體質,是正常的。所以當有人嘲笑我,我不會覺得挫敗,更不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弱爆了,因為我知道,我跟他們不一樣。
然而,很多時候我很難承認自己“反應慢”、“沒經驗”、“能力弱”,因為我覺得自己“反應快”、“經驗足”、“能力強”——這都是根據以往與他人的對比而得來,可是,我怎么可能終身都生活在這一小撮人里呢?
變化的人際關系,讓我對自己了解更多,而我越了解自己,別人的評論對我的傷害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