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板凳排排坐
接下來我們要講故事了
小雪花
@ 熊彼得
姑且叫它小雪花吧
以前小時候,家里有一條小雪納瑞,很可愛的。
爸爸媽媽之中有一個人會離家很遠,不在家很久。
當時我家狗跟我玩,也沒有察覺到它有什么難過的地方。
后來我也要去外地讀書了,家里我也要走了,家里以后就沒有一個人了,
那天夜里我收拾東西的時候,它就在我床頭蹲著看我,整整蹲了一整夜,
我想可能是以前家里人總是收拾東西要離開,它已經知道我要走了,所以害怕我離開吧,就在床頭整整蹲了一夜。
那時候看它小小的狗,卻一點都不活躍,真的很心疼它。
后來讀了狗的心理學,明白了狗在失去一個主人,失去一個玩伴,在主人分手失戀之后,狗也會抑郁。
狗也會感受到主人氣味的悲傷難過,會因為無法讓主人開心起來而否定自己,產生自我攻擊的抑郁情緒。
所以主人開心,狗才會開心,主人難過,狗也會難過,主人分手,狗會抑郁,
主人離開,狗會害怕地站在床頭望著你,一直嗚咽。
小黃花
@知乎·老黑狗
回到學校之后,我媽發來了一個小視頻
說狗一直在我屋門口蹲著,直到我媽給它開門讓它進去
站起來認真看一看床上,沒有我
再跳下去看一看窗簾后面,沒有我
最后找一圈桌子下面,沒有我。
然后失望地離開。
不是一天,是我走后的每一天。
我想,它真的不懂什么是離別。
笨笨
@陳伊揚
■主人與愛犬形影不離 從承德帶到北京
狗主人“poke123”名叫陳伊揚,2003年養了一只小黃狗,取名“笨笨”。
從此,除了晚上睡覺的時間,陳伊揚幾乎是與小狗形影不離,“早上醒來就抱它,喂它吃飯,晚上也抱著它看電視、玩耍。而且雙方已經形成了一種特別的默契,只要主人一吹口哨,它就會馬上跑過來找主人。
養了將近一年后,陳伊揚帶著笨笨一塊來到了北京。
■愛犬走丟后 主人再沒養過任何寵物
2005年的一天,晚飯后陳伊揚照例帶著笨笨出門遛彎,卻沒想到笨笨在海淀區西八里莊附近走丟了。“當時非常傷心,找了很久,始終沒能找到。”陳伊揚瘋狂地找了小狗整整一個星期也沒有找到,他以為小狗死了,很傷心,很久都沒緩過來。
■失蹤七年后 元宵節與愛犬意外重逢
今年2月6日元宵節,陳伊揚下班后騎摩托車從方莊104國道去大興垡上陪父母過節。在104國道剛過南六環等紅燈時,陳伊揚看見前方路旁有一條黃色的流浪狗,看著很像笨笨 。陳伊揚于是停車摘下頭盔,吹了一聲以前招呼愛犬的口哨,然后又叫了一聲笨笨。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只流浪狗愣愣地看了他三秒以后,便瘋了一樣地朝他撲過來,并蹲在他的懷里“嗚嗚”地叫著。“那真的是笨笨,我找到它了,它還記得我。”陳伊揚說,當時他的心情很復雜,眼淚都流下來了,“團圓節找到了我的愛犬,帶笨笨回家過節很激動。”
“七年沒有見,笨笨瘦了很多。”陳伊揚說,笨笨回去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翻垃圾堆找吃的,這讓陳伊揚的心里更加不是滋味。“別看它現在瘦,以前它特別愛吃,特別挑食,要用米飯拌著肉湯才行。真不知道這七年來它都是怎么過來的,以后我要對它更好,彌補它這七年來吃的苦。”陳伊揚流著淚說。
專家說法 七年后狗還能認出主人有“依據”
河北農業大學動物學教授侯建華認為,這并不是沒有可能的,這和小狗通人性的本性有關系。“狗是一種非常忠誠的動物,而且也比較聰明,記憶能力很強。這只狗和它的主人相處的日子一定在它心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記憶,所以聽到主人的呼喚和熟悉的口哨聲,它能夠迅速反應過來,認出主人。
芭比
@知乎·矮米粒
06年夏天,外婆發燒去醫院看病,然后再也沒有回家。芭比送外婆出門的時候,并不知道這是它最后一次見到外婆。
外婆住院的日子里,芭比像往常一樣,白天趴在門口等,晚上趴在床邊等,時時刻刻豎著耳朵,外面稍有車輛行人的聲音就興奮得不行。對它來說,除了我們離家的時間越來越多(陪床與照顧),一切沒有什么不同。
外婆去世后,家里聽不到哭聲,只有無盡的沉默或流淚。那段時間,我自顧著傷心,沒有怎么注意到芭比。只是有一天晚上,我趁大人們都睡了,一個人鉆進書房抱著芭比哭了很久,向它絮絮叨叨地傾訴:外婆不在了,我是多么想她。芭比只是安靜地趴在我腿上,沒有悲鳴,沒有流淚,也沒有任何安慰我的表示,好像是睡著了……
直到外婆的骨灰送回家來。
那一天我不在,據我媽轉述:骨灰盒一進家門,芭比就驚恐地躲到了床底下,怎么叫也不出來。媽媽只好趴到床下去找——
它雙眼噙滿了眼淚,臉上的毛都哭濕了。
我聽到這段描述的時候,芭比就趴在旁邊,懶洋洋地閉著眼睛一動不動,就像那天晚上一樣。我心里將信將疑,但也沒有反駁,權當是給媽媽的心理安慰了吧。
沒有了外婆的芭比,乍一看沒什么不同。但我每次放假回家,都能感覺到它在飛速的衰老。除了睡得多吃得少,最明顯的就是步態、眼神和尾巴:以前一叫“芭比”,它立馬就會抬起頭,亮晶晶地望著你,尾巴搖成一朵花,再叫一聲“過來!”,就顛顛兒地忙不迭跑過來,四腳離地的那種;可那之后,叫它依然會抬頭看著你,眼睛卻渾濁不堪,再叫一聲也會過來,只是再也跑不動,只能拖著步子扭過來,尾巴斜斜歪在一邊,偶爾象征性甩兩下。
就這樣過了三年。
09年夏天,芭比起不來了。
芭比14歲了,嚴重腎衰竭,這次可能真是挺不過去了,但沒有人愿意放棄。爸爸媽媽輪流帶著它,每天開車一個小時去最好的農大寵物醫院打吊針,盼望著奇跡的發生。
我那時候正在準備著去支教,每天回家盡量多陪它一會兒。外婆走的時候我沒能陪伴左右,這次我想送芭比最后一程。可是距離出發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我很擔心會不會在我離開的日子里接到噩耗……
出發前一天下午,爸媽還沒回來,我和外公準備晚飯。芭比那時候身上疼痛,大多數時候都躲在床下,我們也不去擾它。
我心里愁的要命:吃完晚飯就要去學校了,第二天早上四點出發。相伴14年的芭比這個情況, 我舍不得。晚上進到臥室,我撩起床單趴到床下。在看到芭比的瞬間,我突然渾身一個激靈——它眼睛睜得大大的,直勾勾地看著我。我好久都沒看到它那么精神了。
我很興奮地對外公說:“芭比好像好些了!”
外公一聽很高興,也要趴到床底下去看。我擔心他閃著腰,正要站起來阻攔,芭比出來了。確切的說,是沖出來的。
在那三秒鐘里,它似乎又回到了小時候,我和它在青草地上賽跑的樣子。它像一道白色閃電,一把撲進我的懷里。
我受寵若驚,趕緊抱著它站起來,感覺到它兩個前爪緊緊扒著我的肩膀。
像抱著一個嬰兒一樣,我回抱著芭比,不停問它:“芭比,你好了呀?要不要吃東西?”芭比扒著我的肩膀,頭貼在我脖子上,兩條腿還使勁蹬著,似乎是嫌離我不夠近,靠得不夠緊。我心想好久沒有這樣抱過芭比了,它要是喜歡我抱,今天臨行前我就一直抱著它吧。
這個念頭剛轉完,懷中的它就安靜了。緊接著,芭比開始劇烈掙扎——向著外公的方向。
我趕緊把芭比轉手交給外公。趁外公抱著它,我繞到前面芭比芭比地叫著,想看看它是不是又疼了。
我就是在那個時候明白:狗是怎么理解離別的。
是我終于看到它雙眼含淚的樣子了嗎?
沒有。芭比的眼中,什么都沒有。
因為它已經不認識我了。
在那個瞬間,我突然意識到自己有多么愚蠢幼稚:在我還在幻想聯翩時,我的芭比,已經開啟了自己生命的告別儀式。
它知道真正的告別不應在死后由別人主持,而要趁身體還允許時自己安排。
芭比不會言語,沒有遺言,但我完全明白了它的意思:所有的愛和不舍,都在最后的擁抱中;既然已經告別,那么它和我之間,就再無關系,只是陌路了。
我已經懂了,然而外公還沒有明白,依然小心翼翼地抱著芭比。我看著它刻意回避我的目光,實在不忍心告訴外公。
很快我父母到家了,接著它就撲向我爸、我媽……
每從一個人懷里離開,芭比就再也不正眼看對方。我看著他們臉上的表情和我一樣,從欣喜,到疑惑,到震驚,到悲傷……
告別結束之后,芭比趴在椅子上,四個人圍著叫它,再也得不到一丁點兒回應。它還在,但其實也已經不在了。
當晚我回學校,凌晨接到短信,芭比安靜地走了。
我只知道我的芭比教會我的離別:
“若是生離,我永遠等你;若是死別,你不要念我,我也不再認你。
但我會鄭重地告別,因為我知道,被不辭而別是件多么痛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