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兩集《重返20歲》,頗有感觸。
一個七十歲的老太太,生活中被騙一百萬,喝過安眠藥后回到了二十歲。對于局外人,這是多好的事情啊,重新來過自己的青春。
還是一副老樣子,躬著腰,出門必須打傘,喜歡嘮嘮叨叨。很明顯地還有,已經跟不上時髦。小區早已是門禁,天真地以為可以隨便進進出出;孫女去KTV當駐唱歌手,覺得這是不正經地方;KTV里的紅茶,其實是雞尾酒;倒是刷起碗來一個頂仨。
空有一個二十歲的皮囊,留著七十歲的心態,這樣重返20歲的機會你會要嗎?至少應該明白,要珍惜現在,及時行樂,年輕時要做的事千萬不要留到以后。歲月無影,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
家里人已不認識這么年輕的自己,歇斯底里地向家里人證明這個事實,然而一點用沒有。曾經看過一個故事:一個不知怎么死了的人,變成了透明人。回來看看身邊的朋友以及重要的人,知道了許多可能這輩子都不會知道的秘密,可是并沒有人能聽到;站在他們面前,沒有人可以看到;還沒有來得及說的遺言,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爛在心里;也許有人在偷偷地議論你,說你壞話,就連反駁的機會都沒有。除非你等他們都死了,親口告訴他們,可那又有什么意義呢?所以怎么說,好死不如賴活著呢!
孫女與奶奶的約會取消了,只能用短信的方式來聯系。那條短息還記憶猶新,“奶奶,我快到了,你呢”。此時的孫女已經到約會地點了,但這里面所流露出的愛是我們在生活里多少次的忽略。有人和父母打電話會打兩次,第一次是為了讓父母知道來電話了,然后給父母到電話前的時間,打過去第二次電話,就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因著急而有可能導致的磕磕絆絆了,讓自己安心,也保證父母的安全。因為生活不能陪伴在父母身邊的日子因電話而變得溫情。你呢,有沒有那些時候,在電話里因為父母和自己的意見不統一而聲音變大,語氣變得不耐煩;因為打過去電話沒有在第一時間接起就懷疑他們對你的愛;在不能陪伴的日子里,你多長時間向家里報次平安,聊會兒家常,說說近況。不是每個人都有愛的能力的,你呢?
孫女和奶奶同樣都是二十來歲,可生活卻截然不同。這樣鮮明的比照讓我想到了自己的二十歲。總認為父母和自己有著不可逾越的代溝,好不容易空出來的業余時間還是得花錢去補課,可是早已有了自己主見的我們卻始終沒有妥協。心懷鬼胎,并在父母看不見的角落里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培養著自己的興趣愛好,為枯燥的生活增添一抹綠色。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放松,一種與生活握手言和的方式呢?
二十來歲的你,打算用什么方式過熱氣騰騰的生活呢?熱愛有種不平凡的力量,向著光亮那方。愿你找到一生所愛,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二十來歲的日子,不負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