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烏托邦】培養有“貴族精神”的精神貴族

在心中構建一所學校:擇一青山麓,山水相依處,置一方凈土,建一隅學園,不妄此生虛度。


育人目的——到底想培養什么樣的人?

培養有豐富文化修養、濃厚人文底蘊的現代人,具有強烈的創新精神、與科學意識的未來人,我們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未來的人,而未來的人必須有人文底蘊,又有創新精神與科學精神。我們培養的是有著“貴族精神”的精神貴族!

當下的體制教育,在培養人方面,更注重的是當下的利益:教育的公平、社會的穩定、人口的流動、人才的分流——國家得想辦法把這么多人給一個合理的安穩的處置,而不至于讓他們無所事事,無所依靠,然后才是考慮人才的培養、人心的教育。因此說體制內國家教育改革,無論怎樣的改革,現實的利益、社會的公平穩定都是第一位的,育人永遠是放在第二位的,而我們就不用受此限制,就照著我們心中理想的未來人進行教育規劃與教育實踐,然后再考慮與國家體制教育制度的對接,即升學問題、學歷問題等現實利益問題。

當下的許多國學教育,尤其以王財貴為代表的讀經教育,則幾乎直接把教育定位為培養未來的儒學大師,讓孩子們脫離現行體制教育,讓孩子們一門心思地讀經,純讀經,這顯然不是面向未來的教育,不是面向現代的教育,不是面向科技的教育,不是面向國際的教育。許多做國學教育的,還常常用清華北大等重點名校開設國學專業、招生國學人才為由,大力宣傳讀國學的好處,其實這完全沒有必要,因為,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英教育,一定是讓孩子對自己本民族最優秀的文化、文學、哲理、歷史等進行普及并深入學習的,任何一個民族的優秀人才,一定是從小培養孩子充分學習本民族乃至全世界優秀歷史文化、文學思想等內容的,根本不需要因為名牌大學設了相關專業才鼓勵人們去學習。

而我們的教育,則一定是吸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面向現代、面向未來、面向科技、面向國際的,富有豐富的人文底蘊,又富有創新精神與科學精神的現代化教育。我們愿意孩子成長為科技工作者、工程建設者、技術工人、普通職業者,希望孩子成長為事業創業者、領域開拓者,但他們有修養,有德性,有視野,他們是有著“貴族精神”的“精神貴族”。

這就需要我們必須注重兩方面的建設:

一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人人誦經典,人人練書法,人人講禮儀,人人習武術,人人修禪定,人人懂琴棋,在這里,我們用被時代接納的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對孩子們進行人格塑造與人文熏習。不是學古,不是復古,而是一種精神涵養,一種人格提升。

二是以數學為主的科學教育:人人都是計算高手,人人都是科技高手,從日常生活中觀察、研究、學習科學知識,老師要結合生活實際進行科學教學,把數學學科的教學內容,改造成校本的個性的教材,這需要有教育情懷、有教育夢想的真正的教育者來任教,我們將為此去大學招聘富有教育理想與情懷的年輕人,我不需要他高深專業的知識,我需要的是他的創新精神與個人智慧及教育情懷。甚至我們向大學老師招聘教學義工,讓那些富有教育情懷的大學老師們來我的學校里,用自己的智慧,改造我們的科學學科教學內容,這里將是他們的教育革新的平臺。學校將為此建立我們自己的生態課、科技課、種植課等等。

基于這兩點核心,我們培養出有人文底蘊的現代人,有科學精神、創新意識的未來人!

除此外,我們還將更加重視讀書習慣教育、藝術教育,繪畫、音樂、舞蹈,尤其用繪畫、音樂、舞蹈,來體現那些傳統文化的經典詩文、意境,最大限度地調動老師與孩子們的創造性、藝術性,如把詩詞的意境畫出來,把經典內容唱出來,跳出來,等等,把語言的東西藝術化,把科學的課程生活化,把生活的內容課程化。等等,我需要一批敢于進行教育創新的人。

我們會把學校充分創建成一所藝術園地、科技園地、讀書園地、國學園地、體育園地,創建成一所孩子身、心、靈全面發展的樂園。


教育情懷——我們需有有教育理想、教育情懷的人參與基礎教育的變革

這個學校的教學,將以國家規定的教材為重要參照,以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為重要內容,充分結合我校的日常設置,大膽創新,大膽改造,只要能讓學生擁有與其他學校孩子所學的知識、能力同樣的東西,我們就可以用完全顛覆式的自編教材進行教學,我們只是走的路子與眾不同,我們培養出的學生要比一般公立學校,讀的經典要多,學的科學要透,學的過程要快樂,學的內容要豐富,要比他們更有人文素質,要比他們更能計算,更能動手,更能想象,考試同樣的內容,我們要比他們更優秀。只是我們絕對不會以只讓孩子們訓練做題的方式讓他們優秀。

所以,我需要有教育情懷的人才,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有敢于突破自己十幾來學校教育方法的人才,有敢于別開天地進行教育改革的人才。


學校定位——我們到底要建一個什么樣的學校

這所學校,即不是純粹的傳統文化教育,也不是什么儒家佛家教育,不是孔子的不是孟子的,而是真正的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是吸納過去、面向未來的現代教育教育;不是與現行體制學校對立的教育,我們是一種把握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平衡點的教育,因為應試教育從來都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部分,二者根本就不在一個層面。

這個學校也更加注重英語教學,重視國際視野,這個學校它必然是開放的、國際的、文化的、藝術的、創新的、科學的、特色的。

這個學校的定位,因此就自然地與眾不同了。

我希望這個學校的家長都有宗教信仰,都能認同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注重孩子的教育是面向未來、面向科技,面向國際。

我希望這個學校的老師們都有宗教信仰或教育情懷,只有這樣才愿意發挖自己的智慧,創造性地投入到教育教學的大變革之中,把一切教學的內容校本化、個性化。

我希望這個學校有很多義工,有家長義工,有教師義工,家長義工維護孩子們的安全、生活、衛生、餐飲,與孩子們一起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教師義工發揮自己的專長,用自己的智慧給孩子們帶來更加豐富的特色課程。

我的這所學校,將是一所教師、孩子、家長、社會共建的學校。

所以,這將是一所:

為認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家庭子女創建的學校

立足經典、以人為本、立德樹人、面向科、技面向未來的學校

為培養更具有人格修養、人文品質的現代人而創立的學校

一個以實現教育創新夢想、擁有教育情懷而創立的特色學校

這是一所培養“精神貴族”之“貴族精神”的學校:

仁愛、慈悲

禮儀、經典

原則、責任

科學、創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