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中年朋友說,我們這代人,只有一個孩子,一定要好好保養身體,將來老了少給孩子添麻煩。
只要身體好,我們的老年生活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事實上,好像沒有這么簡單。
最近,有這樣一則消息:
9月1日起,北京協和醫院取消了窗口掛號。今后,患者就醫只能通過三個途徑掛號:協和APP、電話“114”、銀行及院內的自助機系統。
按照北京市此前發布的“掛號新政”,22家市屬三級醫院將對非急診患者全部取消現場掛號。
在醫院工作的我,擔憂起我們的老年病人,他們會使用這些電子設備嗎?
醫院當然想到了這一點。為了方便老年人和特殊人群,醫院特別保留了專門掛號窗口,另外增加導醫人員現場教老年人使用自助機建卡、掛號。
-2-
不得不感嘆互聯網時代的發展速度,快到超乎想象。
同樣是9月1日,在我們對移動支付,掃二維碼還沒弄明白的時候,支付寶已經宣布在杭州的肯德基上線刷臉支付,是在全球范圍內的首次商用試點。
也許就在不久的將來,乘飛機,坐火車,驗證身份信息,刷臉就可以了。
無人超市,無人汽車,無柜臺服務的銀行……新生事物層出不窮。
試點之后,普及還會遠嗎?
如果有人跟你說,5年后手機會消失,你信嗎?
我信!
在以往的認知里,互聯網科技是應用于高精尖的生產和科研領域,而現在,它已經滲透到我們的生活。
我們習慣了幾十年的生活方式正在以無法想象的速度在改變和被顛覆。
看病要在網上掛號、家里的水、電、煤氣費需要網上支付、家附近的商場菜店越來越少、拿著存折取錢找不到人工服務、當我們要坐車,需要刷臉支付……
這個時候,要把孩子叫回來幫忙嗎?
-3-
你還認為,當我們老了的時候,只要身體好就可以自由生活嗎?
當今60、70后這一代人,從小生活在科技進程相對緩慢的年代,由于生產力低下,我們的生活環境和上一代相比,只是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并沒有太大變化。
我們想當然地以為,我們老了,依舊可以按照上一代人的生活模式進行復制式地延續。
只要身體好,我們就可以和年輕時一樣生活。不接受新事物,頂多被年輕人詬病為跟不上時代。
所以,剛剛過四十歲,我們就已經停止了學習,每天工作完成后,就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喝酒打麻將,刷劇聊天上。
也許這樣的生活讓我們很舒坦,卻不知在舒坦的同時,外面的世界也正在變著模樣。
現代科技正以指數級的速度向前發展,并且侵入到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
當有一天,我們老了,才發現,即便想自嘲跟不上時代了,都不是這么簡單了。等待我們的是對新科技的一臉茫然,只得尋求他人幫助,渴求社會的關愛,生活寸步難行。
到那時,因為不懂互聯網,簡單的生活問題也要兒女回來幫忙。拿出作長輩的絕對權威,讓他們常回家看看,讓他們承受無奈的孝道重壓。
當然,關愛老人是社會的責任,隨著各種智能系統的應用,家庭醫生服務、老年人綠色通道等措施逐漸落地,會給我們老年的生活帶來便利。
但這不是我們拒絕學習新事物而理所當然地接受被照顧,被幫助的理由,畢竟沒有人喜歡被貼上“弱勢群體”的標簽。
樹自行車分割線
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在《論老年》中說:“老年人不僅要保重身體,還應注意理智與心靈的健康,因此老年也要不斷學習。”
“一個總是在學習和工作中討生活的人,是不會察覺自己老之將至的。”
孔子曰:“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為了我們老年生活的自由無憂,請不要終止學習,不要拒絕新事物,努力去擁抱和融入互聯網科技生活。
無論你現在是什么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