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不死,大盜不止丨《胠篋》章一

《莊子》解,每章一讀。

文:

將為胠(qū)篋(qiè)探囊發匱1之盜而為守備,則必攝緘縢,固扃鐍2,此世俗之所謂知也。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揭篋擔囊而趨,唯恐緘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則鄉之所謂知者,不乃為大盜積者也?

故嘗試論之。世俗之所謂知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所謂圣者,有不為大盜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齊國鄰邑相望,雞狗之音相聞,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闔四竟之內,所以立宗廟社稷,治邑屋州閭鄉曲者,曷嘗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殺齊君而盜其國,所盜者豈獨其國邪?并與其圣知之法而盜之。故田成子有乎盜賊之名,而身處堯舜之安,小國不敢非,大國不敢誅,專有齊國。則是不乃竊齊國并與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盜賊之身乎?

嘗試論之:世俗之所謂至知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所謂至圣者,有不為大盜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龍逢斬,比干剖,萇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賢而身不免乎戮。故跖之徒問于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 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觀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則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則齒寒,魯酒薄而邯鄲圍,圣人生而大盜起。掊擊圣人,縱舍盜賊,而天下始治矣。夫川竭而谷虛,丘夷而淵實。圣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

圣人不死,大盜不止。雖重圣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跖也。為之斗斛以量之,則并與斗斛而竊之;為之權衡以稱之,則并與權衡而竊之;為之符璽以信之,則并與符璽而竊之;為之仁義以矯之,則并與仁義而竊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圣知邪?故逐于大盜,揭諸侯,竊仁義并斗斛權衡符璽之利者,雖有軒冕之賞弗能勸,斧鉞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盜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過也。

故曰:“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絕圣棄知,大盜乃止;擲玉毀珠,小盜不起;焚符破璽,而民樸鄙;掊斗折衡,而民不爭;殫殘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與論議。擢亂六律,鑠絕竽瑟,塞瞽曠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聰矣;滅文章,散五采,膠離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毀絕鉤繩而棄規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削曾、史之行,鉗楊、墨之口,攘棄仁義,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人含其明,則天下不鑠矣;人含其聰,則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則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則天下不僻矣。彼曾、史、楊、墨、師曠、工倕、離朱者,皆外立其德而爚亂天下者也,法之所無用也。

注:

1胠篋探囊發匱:撬箱,掏布袋,開柜子。

2攝緘縢,固扃(jiōnɡ)鐍(jué):結繩,堅固鎖鑰。

解:

《胠篋》一章的比喻視角獨特,令人稱奇。大道以無為有,以無用為有用,以無為為有為,以無知為有知;世俗相反,視有為有,視有用為有用,視有為為有為,視有知為有知。胠篋探囊發匱發于有知,生于有為,寄于有用,在世俗眼里,已經萬無一失;但大盜盜走篋囊匱時,還嘲笑說,生怕你防得不牢。相類比,知、仁義等也是一種保護、防護,它們就好像“胠篋探囊發匱”。既然后者可盜,前者未嘗不可盜!下文以田成子盜齊國,暴君戮賢臣失例。

“盜亦有道”的例子也值得品味。盜跖類比儒家的圣、仁、知、勇、義解釋了盜賊為盜為賊的道理。如果不從世俗的道德角度去評判,盜跖的見解仿若另類的儒學觀念。(盜跖本在利,儒學本在名)可見,文本已經能夠跳出“圣人之道”的表面價值(儒學),而深入其普適性。令人不幸的是,世上“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善與不善的人都有道,那“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若要扭轉局面,就須廢圣人。(顯然現實不可能)

文本又進行了更深一步的推導。既然不善人多,再加之不善人能用偽善的面貌盜竊國家,那國家將易主頻繁,戰亂不斷。誰的錯呢?“圣人之過也”

讀到結尾一段,才知道本章在為《老子》三十六章中“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示人”做注。國之利器謂圣智,乃至圣人。《老子》第十七章云:“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辱之。”圣人之世對應“親而譽之”,“國之利器不可示人”對應“太上,不知有之”。其實,后文的內容同樣可以在《老子》中找到線索。《老子》第十九章云:“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與文本道理無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莊子·胠篋》夫谷虛而川竭,丘夷而淵實。圣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圣人不死,大盜不止。雖重圣人而治天下...
    船長辛巴達閱讀 1,627評論 6 10
  • 谷中枯草地, 獨出一枝開。 中日不得光, 早春葉上霜。 年盡無人采, 東臘輕出香。 莫論野梅丑, 香自苦寒來。
    小雅花閱讀 262評論 0 1
  • 水果雖然營養豐富,但其特性并不適合所有人。有些脾胃虛寒、體質較弱的人吃了不但不容易消化吸收,還可能腹瀉。將水果蒸著...
    苗苗生活會館閱讀 183評論 0 0
  • 不到一年的時間,這或許在別人看來云淡風輕,在我看來,是這么大以來經歷過最最痛苦的事情,我從來沒有想過,這次失戀給我...
    丑噠噠i閱讀 382評論 0 0
  • 前幾天,我還在分答上問一元老師,如果寫作遇到瓶頸,感覺寫不下去了怎么辦。 沒想到,才寫了不到十篇文的我會寫不出來了...
    曾經的鳥姑娘閱讀 442評論 2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