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紅和大家一起學學腰疼的拔罐方法

三種腰疼的拔罐部位和方法!
拔罐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可以改善我們經常會犯的腰酸背痛、去除濕氣,還有助于一些疾病的治療。
圖片發自簡書App

拔罐的罐體及罐口較小為補,罐體及罐口較大為瀉;拔罐時吸拔力量較小的為補,吸拔力量大為瀉;吸拔時間較短的為補,吸拔時間較長的為瀉;吸拔力量滲透較表淺的為補,吸拔力量滲透較深的為瀉;吸拔操作時力量小擺動幅度小的為補,吸拔操作力量大擺動幅度大的為瀉;吸拔點少的為補,吸拔點多的為瀉;介于補瀉之間的為平補平瀉。

腎虛腰痛
① 治則。
偏陽虛者補腎助陽,偏陰虛者補腎滋陰。

② 取穴。
偏陽虛:大腸俞、環跳、委中、腎俞、足三里、昆侖、命門、氣海、關元。
偏陰虛:大腸腧、環跳、委中、秩邊、三陰交、太溪、命門、氣海、關元。
足三里為足陽明胃之合,昆侖為足太陽膀胱經經穴,配腎俞以助陽溫經止痛。三陰交配太溪滋補肝脾腎三臟之陰,佐秩邊為榮養經脈止痛。

③ 操作。
患者俯臥,選拔腎俞、大腸俞、委中、足三里,用最小的罐拔昆侖,每次拔罐不超過5個,用中小號罐,吸力不易太強,時間5—10分鐘,一日一次穴位輪換取用。

風濕腰痛
① 治則。
溫經通絡止痛。

② 取穴。
腎俞、志室、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環跳、風市、委中、陽陵泉、飛揚、昆侖。

③ 操作。
患者俯臥,均以中、大號罐,吸力要強,時間10—15分鐘,只有昆侖用最小罐吸拔,罐個數不限,對以上穴位可同時拔,還可走罐,由上至下游走,局部風濕淤血可用刺血罐。



瘀血腰痛
① 治則。
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② 取穴。
血海、膈俞、大腸俞、環跳、三陰交、合谷、期門、腎俞、秩邊、承山。

③ 操作。
患者俯臥,用大中號罐吸拔,拔時深重,時間10—15分鐘,視情況延長,最好要拔出痧來,走罐時用螺旋走法,幅度要大,刺血罐拔環跳、大腸俞、委中、承山、或有淤血部位也可用刺血罐,出血量5—10毫升,對于疼痛,急性發作,有緩急解痛之效,每次取穴不超過3個穴位,女性拔出血量應少一點,注意是否會有血暈。

拔罐治療本病有較好的臨床效果,配合艾灸治療則療效更佳,如為繼發性腰腿痛應配合物理化學檢查,查清原發病灶,以免誤治。如為腰椎間盤脫出,應配合骨科做腰椎間盤復位。如為結核、腫瘤,則應進大醫院進行綜合療治,如患者精神緊張,應好言相勸,疼痛處配以按摩熱敷易于行氣活血,通絡止痛。適當運動有助治療。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