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是一個喜歡自由,不喜歡管束,對于家,也不怎么依賴,哪怕是在異地上學,我都覺得遠離爸媽是多么快樂的事情。
然而今天看到了一片關于媽媽的故事,講述是媽媽為了能夠在成績單上簽字努力學寫字的故事,看完我哭了。
因為我想起我的媽媽她也不會寫字,曾經老師讓家長簽字,一次次讓我代寫她的名字,我故意寫的歪歪扭扭,害怕被老師認出來。這些小片段一幕幕浮現在我眼前。
我居然想她了!
我的媽媽,她是一個特別別扭的人。
1
她是一個愛嘮叨的人。
當我賴床的時候,就會聽到她那河東獅吼般的叫聲,要是晚一分鐘起床,她就過來開始“發功”,在我印象中,沒有人能受的了她,包括我弟弟,我爸爸在內。
這還沒完,吃飯的時候,千萬不要和她一起吃飯,要不然,你可能整頓飯都在聽她嘟囔吧。
“你看,這起床不是挺好的嘛,那么懶干嘛!”
“人家隔壁小靜天天都是她起床做飯,看看你。”
“我看著你的個子都著急,還不吃早飯,你這孩子……”
我以我的體重鄭重發誓,吃了這么多年早飯,個子也不見長,反而橫著長了。媽媽,我沒救了,你放棄我吧,還是放我回去睡懶覺吧。
當我考試退步的時候,媽媽可謂真的是苦口婆心,拉上我爸,我夾雜中間,我媽說著,我爸附和著。
不知怎么回事,每每到這種情況都想笑,因為媽媽說幾分鐘,我就會趁她不注意,跑去廚房給她拿杯水,讓她繼續說,她就會立馬忘了接下來要說什么,停止她的說教。
不過有時候這樣她是不上套的,于是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便是我對應的方式。
當出門的時候,她總會嘮叨一句“東西帶齊了沒有”,其實東西早就在前一天晚上她就給我準備好了,她還是不嫌麻煩的再說一遍。
這一切也不能怪她,只因為有一次自己粗心,出門沒有帶傘,結果全身淋得濕濕的回家,正好不巧還感冒了,這也成了她以后嘮叨的托詞。
2.
我的媽媽她不知什么時候學會沉默寡言了。
自從我出來工作,跟他們的聯系越來越少了,有時候一個月才打一次電話。為什么在信息發達的今天,溝通還這么麻煩,可能有人會這樣問?
媽媽她沒有文化,沒怎么上過學,也不會寫幾個字,想想她連名字都不會寫,談何會玩微信,QQ這么高科技的玩意,記得當初給她教怎么用手機打電話,都學了好長時間。
終于好不容易通上電話了,媽媽總是草草交代幾句,最后說一句別浪費話費,就迅速掛斷了。
什么時候媽媽開始不再嘮叨了,感覺還有些不習慣。
我感覺很奇怪,我開始思考,自己之前不就是因為想要離媽媽的嘮叨遠遠的,想要自由自在的,逃離媽媽的魔爪,不是最煩聽到媽媽嘮叨嗎?
3.
一直尋尋覓覓尋找答案,原來答案就在~?
可能因為沒吃早餐,到了十點左右肚子餓的咕咕叫的時候吧。
可能因為自己受了委屈,沒人訴說的時候吧。
可能因為忘帶鑰匙,總是蹲在墻角等著房東阿姨拿鑰匙來的時候吧。
這些都是我會想家的原因,才知道原來我也會想家,想媽媽。
記得剛來北京的時候,看到室友只要有個小假,她就會回家,我一直不太理解,認為花一天時間坐車,見面也就幾個小時,根本不值得,還不如好好出去玩一圈。她卻告訴我,“你剛出來還不懂,時間長了就知道了”,當時我還不以為然的笑了笑,
以為自由自在最快樂,我才不會想家呢。
時間卻證明了,原來我也會想家。
無戒365極限挑戰營日更第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