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么在讀書?

? 讀書,人們并不陌生的行為習慣,尤其是作為學生的我們,那么我們為什么在讀書,按照心理學來看,這應該是有與之對應的目的、理由、動機。


? 將標題的問題問問身邊的人,答案五花八門:“為了未來能有一個體面的工作”,確實這沒什么錯,說的更簡單一點可以說是為了掙錢,對于現實來看這是必要且有效的,這是能夠生活幸福的物質保障。“為了能去建設國家”,是啊,讀書是一條比較好的出路,用知識報效祖國,也順應目前第三產業高速發展的趨勢,高素質人才必須存在。“為了能夠更好的享受生活”,我覺得這個答案開始趨于精神化,讀書就是一種享受生活的方式,一杯茶、一本書、一束陽光、一個下午。“為了豐富自己的內心色彩”,這是對自己內心道德的建設,是必經的。我啊對于這些話來也表示贊同,但是我自己更多的理由就是為著一個簡單的短語:“我喜歡”。我想也會有不少人能給出這樣的答案吧。

我喜歡記敘文,喜歡它所記敘的事件,通過事件所展現出來的背后的昂揚向上的精神。在人物的點滴語句中、在其微小行動中、在其表現的神態中看透人物心理所想,看清人物性格,看到人物所喜所惡。“敘事寫人,精神不泯”

我喜歡議論文,喜歡它所議論的道理,在一個個名人名言、鮮明事例后進行有理有據、關系井然的論證。清晰有力的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并能為之向旁人、地區、國家、世界推廣與建議。“嚴密嚴謹,觀點不一”

我喜歡說明文,喜歡它所說明的事物,運用精準的數據,比擬的到位,準確的信息,將抽象化的事物化作身旁手邊的事物,讓人們能夠運用簡單的精神力量去感知遙遠的未知。“準確到位,化物近身”

”我喜歡詩歌,喜歡它所表達的情感,隱沒于章頭段尾,流露于字里行間。格式整齊,朗朗上口。“藏比喻在微小事物,化情感在山水之中。”

我喜歡小說,喜歡它所諷刺的筆力,人物總是那樣的栩栩如生,有血有肉,一言一行姿色盡顯。情節跌宕起伏,結局出人意料。“寫人寫物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

沒辦法喜歡上的總是難以戒掉。


? 老師曾告訴我,讀書是在強大自己的內心力量,積累自己的經驗閱歷,豐富自己的個人情感,還有就是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充實而不乏味。我想讀書就是讓我敢于直面生活中的不堪與困苦,認清社會的不同顏色,讓自己有所精神寄托,讓生活不虛度光陰。

這些都是我在讀書的理由。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