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慢慢長大(3)“公益小天使”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昨天下午帶兒子去濕地公園,參加了一個公益活動。

緣于前天見到朋友發的一條信息:親,這個星期天是3月5日學習雷鋒日,我們元心青少年心理服務中心和濮陽團市委聯合承接組織了一次“您丟我撿”百城萬名小天使活動,地點在濮陽縣金堤河國家濕地公園,時間是周日下午1點半到4點半,有時間可給孩子報名參加。誠心邀請,帶孩子參加吧!

朋友的口號是:灌一碗心靈雞湯,不如甩開膀子實干一場。

我立刻踴躍報名參加。

昨天北風很大,氣溫低了很多,但是來了不少小朋友,還有很多是從幾十里外的鄉鎮趕來的。十幾個志愿者忙著給孩子們發衣服、帽子,和手拿的宣傳牌,讓孩子們簽名。孩子們非常興奮和激動。

公園邊上有賣風箏的,公園也有放風箏的大人和小孩,還有跑著玩的,因為是周末,所以公園里還是挺熱鬧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準備工作做好之后,朋友宣讀了這次活動的宗旨,然后將小朋友分了三組,小朋友爭著當組長,朋友選個頭高點的當了組長。三個組分別從三條線路出發,比賽看集合之后那個組撿的垃圾最多。志愿者給小朋友發了手套、垃圾袋和撿垃圾的工具。小朋友們在組長和家長的帶領下出發了。

剛開始,我還在心里嘀咕,風這么大,加上有環衛工人打掃,哪有垃圾呀?

可是,小朋友的眼睛是雪亮的,隱藏在路邊的煙頭、小的食品包裝紙、水果核兒,還有各種被土埋了一半的塑料袋,飲料瓶,人們隨手扔掉的弄成小團的衛生紙甚至路上的樹葉等等,都逃不過孩子們的火眼金睛。

孩子們找的很仔細,也很買力。

夾垃圾的工具有點大,年齡小一點的孩子手勁不夠,他們就用手從下邊抓著撿垃圾。

一位媽媽說:兒子,你看樹都發芽了,花也快開了,你欣賞一下唄!

只聽兒子說:媽媽,你替我欣賞吧,我還要撿垃圾呢。

我不禁感嘆:多好的孩子,好專注啊!


活動結束,孩子們不但不吵著冷,還熱呢。

朋友把小朋友集合在一起,進行了表揚,又領著大家進行宣誓:從今以后,我就是一名小志愿者,要愛護環境,做一名好少年!

我想,這次活動也會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里種下愛護環境的種子吧。


也許有人會說:愛護環境人人有責,提醒孩子做好就行了,用得著大張旗鼓搞活動嗎?這不是作秀嗎?

我開始也有過這樣的想法。可是,參與了活動之后,我的看法變了。我覺得公益活動最起碼有這些好處:


首先:親力親為,讓孩子印象更深刻。

今天兒子坐在車上用竹簽扎著吃大臉雞排,芝麻大點的小粒掉了下來,我用手接住了,順手揺開車窗扔到了外邊。

兒子說:媽媽,你有點像小孩。

我問:為什么,因為我穿你姐姐的衣服嗎?

兒子說:不是。因為,我們小孩亂扔東西,媽媽也亂扔東西。

我才意識到自己太隨意了。本來,因為女兒經常批評兒子亂扔東西,也批評我,說弟弟都是跟我學的,所以,一般情況下我是很注意了,這次因為感覺是很小的東西就沒在意。看來壞習慣真是難改啊!我們經常教育孩子“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可自己又常常抱著僥幸心理去做一些自認為小的“惡事”。

兒子接著說:媽媽,你忘了喲,我還是小志愿者呢,我得管著你。

我無語了,這樣的話從五歲多的兒子口里說出來,我感到慚愧,我要向兒子學習!


其次,集體活動,特別是像宣誓這種,能夠讓孩子們感到被認可并在心里產生一種神圣感,使某種意識升華為一種理念。從此感覺自己有了責任和義務。

就像幼兒園里放學的時候,小朋友收拾玩具,越是老師點名表揚哪個小朋友收拾得快,那個小朋友越是干得有勁。


第三,可以造成一定的影響,影響到其他的人。

在孩子們撿垃圾的過程中,有不少孩子加入到撿垃圾的隊伍中來。

環衛阿姨一直在夸孩子們表現好,被教育的好。

家長們全程陪同,也是一份感動。特別是朋友的愛人,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全力支持這次活動。好多家長都是全力支持,同時也受益頗多。


公益活動的益處遠不止這些,我一時就想到這些,希望能幫助到一些孩子。

讓公益成為一種習慣,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