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圣祥(微信公眾號:書生香評)
“有些假貨比正品質量好?!泵鎸Σ粦押靡獾臄嗾氯×x,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近日在《華爾街日報》上發布公開信,稱阿里巴巴對假貨零容忍,不會姑息縱容,會堅決打擊假冒商品。他同時表示,“我們不要忘記,這將是一場持久的戰斗,而且沒有任何捷徑可走,因為這是和人性的貪婪做斗爭。跟回避這個問題比起來,我更愿意講真話。”
最近,馬云曾多次慨嘆“創建阿里巴巴是自己最大的錯誤”。很多人覺得是裝逼,其實是沒到那樣的人生境遇,自然體會不到那樣的人生煩惱。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企業亦如是。當你把企業做的足夠大,所需承受的必然越來越多,很多不是你的責任也會被歸為你的責任,很多不是你的問題也會被歸為你的問題,被斷章取義,被惡意攻擊,甚至被妖魔化。
“大品牌通常用很多OEM(代工生產),中國有全世界最多的OEM,他們沒有渠道,但忽然他們發現可以通過互聯網賣產品。生產正品和仿品可能就是同一個工廠,他們的產品不見得比正品差,同時有更好的價格,他們面對的不是知識產權問題,他們面對的是新的商業模式問題。”就這話,被翻譯成了“馬云挺假貨”。馬云不得不自己再翻譯一遍:這些新的基于互聯網成功的企業,正在給那些基于傳統成熟的零售商業模式的品牌商帶來巨大的沖擊。
看清這個趨勢的人,很多早已成為淘寶的頂級賣家。他們不再滿足于單純做代工,而是自創品牌自搞設計,借助互聯網平臺突破傳統銷售渠道壁壘,以更好的質量更低的價格華麗轉身。這樣的產品,顯然不能簡單歸為“假貨”。就像一個汽車企業,之前只生產合資車,現在推出自己的品牌,你能說這些都是“假貨”?我們制造業的優勢,借助互聯網銷售渠道,正在實現與需求的直接對接,這是一個進步,更是一個趨勢。
當然,就像你去國內任何一個商品市場都難免發現假貨,商品數量難以計數的阿里巴巴同樣存在假貨問題,這一點毋庸諱言。但這真的不是哪一家電商平臺的問題,如果只是某個平臺的問題,那么其他電商平臺就不應該有假貨,或者,在互聯網電商平臺起來之前,國境之內壓根兒就沒有假貨——事實顯然不是這樣。道德評判是簡單的,但是泛道德化是可怕的,對任何一家企業而言,都是不能承受之重。
事實上,那種不明真相以正品價錢買到假貨的情況,已經越來越少;真實的情況是,某些人基于性價比的優勢,并不在乎正品與仿品,甚至主動選擇仿品。有需求就會有市場,這是經濟學的規律,這才是假貨問題難以治理的真正原因。如果所有消費者都像抨擊電商賣假貨時一樣嫉惡如仇,電商平臺根本不會有假貨存在的空間。相比線下交易,線上交易讓假貨更容易現身,讓消費者更容易區分。
揮舞道德大棒的時候都是正人君子,掏錢做交易的時候卻又遵從私利選擇,而且,叫的越狠的往往私下選擇時越自利。對成功企業家的道德綁架,因此是人性惡的表現。就像比爾蓋茨,曾經是叱咤風云的商業天才,可是當微軟足夠強大,各種非議與攻擊四起,他最后選擇慈善,可以說是主動的選擇,也可以說是修復形象的無奈。但是自此之后,微軟似乎不再有能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出現,一個純粹的企業家終于成了一個純粹的慈善家。
不是說慈善家不重要,而是說把企業家都逼成慈善家,是人才的浪費,是社會的損失。讓我們BAT的領頭人,都不再發揮各自天才去給我們帶來最好的產品,而是在輿論的道德大棒下紛紛扭頭去專業做慈善,這難道就是我們想要的嗎?我想說的是:如果真的關心假貨,就請在掏錢交易的時候拿錢說話;如果不認為我們只需要慈善家不需要企業家,就不要動輒胡亂揮舞道德的大棒。
文/舒圣祥(微信公眾號:書生香評)
2016.6.23
《書生香評》視頻版在優酷視頻、騰訊視頻、愛奇藝、搜狐視頻等上線,歡迎觀看,歡迎分享。
NO.16:考個父母從業資格證——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