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慶節剛剛過完,氣溫驟降,由其在北方,暖氣還在試水,但費用已經交了。每年這個時候就特別懷念過去有火炕的日子,幻想著吃一大碗拌著剩菜的撥魚兒,暖暖和和的擠坐在炕頭。那種已經感覺失去很多年了,當年市政拆遷很多人盼望過,也不舍過,多半也有這些因素在里邊。
?過去大多數家里的火炕是和灶臺連在一起的那種,只要氣溫有變隨時可以在家里生火做飯,我家用的是原煤,不像南方那種蜂窩煤半死不活的燃燒,燃原煤剛開始有煙這跟煤的質量有關,燃起來煙就沒了。所以排煙好不好就是一臺灶和炕好壞的標準之一了。炕盤的不好煙排不出去屋里打轉轉是不行的,盤炕的一般是家里男人的活兒。炕盤的不好一到做飯的時候會遭家里女主人抱怨,這日子就不好過了。
? 父親走的早,可留下的炕母親從來沒抱怨過。不煙火還旺,后來母親學會了泥灶,泥爐子,就更省炭了,(我們管原煤叫炭)。九月一過天氣轉涼,尤其是早晚還有天陰下雨,一場秋雨一場涼,在家里生一灶火,做一頓飯,哪怕是熬一鍋稀飯也會讓屋里暖和許多。小時候每每放學都是一口氣趕回家,家里暖和,有飯,有母親。到家門口,隔著玻璃窗戶上的和氣就能感覺到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