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天,我們這個地方最愿意等待的就是年,但是年今年卻不是劉三石高興的日子,冬日凋零的葉子躺在地面上,華南地區(qū)的一所高中,和往常一樣的快要放學了,劉三石也在焦急的等待放學,劉三石的父親是鎮(zhèn)上一個民營洗發(fā)店的理發(fā)師,由于兒子不愿意學習理發(fā),父親劉煥沒有強讓孩子學習理發(fā),大女兒劉瑞由于在上中學的時候在和同學打鬧的時候不小心摔倒頭,從此以后學習就會頭痛,所以不上學了,二兒女劉思從小不喜歡上學,父親沒有強制讓她上,所以大女兒和二女兒就在父親的理發(fā)店幫忙,母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由于父親的手藝,日子過得還可以,其實父親劉煥58年生當時趕上三年自然災害,但是由于當時年齡小所以,已不記得當時的餓殍遍野。
放學鈴聲響了,劉三石和其他同學一樣回宿舍收拾好每個月換洗得衣服,就去坐公交車了,公交車這個時候都集中在學校門口,等著能賺一筆,坐上車帶著夕陽的最后一縷柔光,奔向了回家的路,到家之后,母親還是那一句,回來了,累嗎?,最近學習怎么樣,也許這個時代不像如今這樣的信息發(fā)達,平時打電話用的都是公共電話,買一張20元的公共電話卡,所以父母對孩子的學習生活知之甚少。
三石明天你爹家的大女兒出門,我得去幫忙,三石嗯了一聲,明天剛好是臘月二十三,傳統(tǒng)的小年,每家每戶都要積灶,晚上包餃子,也許這就是華北地區(qū)的習俗,父親還在理發(fā)店搭理,也打來了電話,兒子晚上吃什么飯,三石,口快的答到,什么飯都行,。就到里屋坐在床上學習去了,孩子今年是高三,明年就該高考了,所以學習挺努力的,母親說要不然買只雞回來燉了給孩子補補,父親爽快的答應了。
晚上父親帶著大姐二姐,回來了,帶著買的雞,晚上小吃了一頓,三石其實挺喜歡和父親交流的,今天也沒有和父親說太多,就吃完飯上床睡覺了。
第二天早起,父親早上七點就走了,其實天剛剛亮沒多久,兒子起床比較晚,早起的時候劉煥對孩子的母親說今天比較忙,讓三石今天去幫忙吧,其實兒子劉三石不喜歡理發(fā),但是礙于父親的威嚴,就不好意思拒絕,所以就去了,但是去的晚一些,8點多起床,快九點到地的,早起理發(fā)的人比較少,父親和兩個姐姐能忙過來,所以三石在理發(fā)店就待著也沒事,快10點的時候,老家對門的鄰居周慶打電話說你家里(劉三石的母親),有病了在地上躺著不能動了。父親急忙的帶著三石借了輛自行車就回來了,自行車走在路上劉煥還在說你母親沒有什么病啊,到家一看看到母親躺在地上,打著呼嚕,仿佛一直在長睡,周邊的鄰居已經叫了縣城的120,就等120了,三石爬在母親的耳邊喊了幾聲媽媽,但是都沒反應,晴天霹靂直擊頭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