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
帶著期待的心情,用陽朔之旅為2017畫上句號,為2018開啟篇章。
月亮山。
這趟旅行,以大巴為中心,總共加起來可能有三十個小時。還好,一路看過來的山洗刷了一點疲憊。月亮山是第一座讓車上的小伙伴集體驚訝的山峰。導游大墨指著山問我們這座山有什么特別,還沒等我們回答,大墨就說,如果有誰說山底下有個洞,那就是俗人一個。(其實我剛想說有個洞的。)
大墨介紹說在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夫婦登上月亮山,贊嘆“上帝給陽朔太多了”。
確實,一路游覽下來,就連從小生活在有山有水地方的我都忍不住感慨:陽朔人民真的很幸福,連呼吸都帶著純凈的味道。
二十元背景山
陽朔對外最出名的肯定就屬這一片景。畢竟人民幣每個人都會用,這個畫面出現在我們眼中好多次,以圖畫的方式。
下了車,游漓江,一路走來,連綿的山,時間尚早,有些許霧彌漫,更添一絲仙氣。可能是選的季節不對,水略微干枯,但是很清澈,是那種有綠色倒影的清澈。打了幾下石子,技術不過關,只激起了一個浪花,散開的水波倒也是令人喜悅的。
九馬畫山
大墨在路途中早就介紹了它。
相傳九匹馬本是天宮神馬,齊天大圣孫悟空任“弼馬溫”時因對天庭不滿,遂偷偷放走這九匹馬。被發現后,天庭派天兵天將去逮捕,馬群整天逃跑,有一次慌亂中誤入石壁,天兵天將從身邊經過都沒發現,于是它們白天就躲在石壁中,晚上就在漓江邊飲水吃草,也就永留人間。(聽說現在居住在這附近的人,晚上都會聽到馬兒叫。)由于它們均為神所變,形態莫測,難以辨認,所以歷代流傳一句俗語:問你神馬幾多雙?看出七匹中榜眼,能看九匹狀元郎。”大墨最后加一句,能看出四匹馬的人已經很厲害了。
因為這個俗語,我很期待見到“九馬畫山”,我想借此來檢驗一下自己到底“聰不聰明”。
一見到,我就呆了,我簡直一匹都看不出來,看了很久很久,到臨走才看出三匹馬,我怕是不厲害了。
途徑的果園
馬嶺鼓寨
這是一進寨子就看到的一幕,工具很簡陋,很簡單的動作,做起來卻有技巧,不然不僅顏色不均勻,手臂怕是也酸痛不已。
這是侗族同胞居住的房子,木頭搭建的,地下用幾根粗木懸空起來。目的不僅是為了防止潮濕,把房子損壞,還有一大用途就是用來檢驗男生的體力活。
侗族是女人當家做主,男人做家庭主男,女人娶,男人嫁。每年的三月三是侗族人的大節日,適齡的女生盛裝出席,在樓頂觀望,看中哪個阿哥就把他搶過來,先試婚兩年。所謂試婚,就是兩年之內做好所需的銀首飾、砍柴堆滿吊腳樓的懸空部分。一年時間試孕,一年之內懷不上寶寶,這個阿哥就要被“淘汰”掉。
侗族女娃是寶,男娃是賠錢貨。哪家女娃越多越有地位。男娃娃女娃娃都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竹筏
坐著竹筏,心里想的總是沈從文先生的《邊城》。山清水秀的地方住著的那些可愛的人:撐渡船的爺爺,水靈的翠翠,俊秀的儺送……
二老,我代翠翠再問你一句:你是要破渡船呢,還是碾房呢?
野人谷
向來喜歡新奇的東西。初聞野人谷,立馬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很期待去了解他們的生活。
來到門口,導游就告訴我們,這里是母系社會,里面是有女王的。女生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阿力,權力的力,代表著女性的地位;男生:阿布,任人擺布的布,代表著男性聽從女性的低下地位。進去游覽也是女生走前面,男生跟在后面。
他們都沒有接觸過外面的世界,沒有文化,沒有語言。“你好”是小孩子打喔喔的方式,把手放嘴巴上打喔喔,越大聲代表越熱情。“再見”是邊用右手握拳輕輕捶左胸膛的地方,邊發出“你么么”的調。
他們住的是自己用木頭搭建在樹上的木房,穿的是動物皮做的衣服。因為要表演,他們會在臉上畫有顏色的線。像下圖中的阿力一樣。
我不想去理會別人告訴我的,這些都是假的,都是工作人員假扮的。不管他們是不是真的原著居民,只要我在游覽的時候,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他們的淳樸就好。
看完山和水,體會完習俗文化,接下來就該去鉆洞了。
溶洞
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各種各樣天然形成的圖案。依舊有滴滴答答的水在滴著,再過多久又會形成什么樣的形狀呢,令人好期待。
看不完的山和水,終究要說再見。下次還會來嗎,嗯,會的,不同季節的漓江,美肯定是不一樣的。
“二十元”的旅行,完美結束。
(收到阿力阿布們的禮物和劉三姐繡球的我2018可能有大好事要發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