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功近利者,欲速則不達。須得治好這許多的浮躁和虛榮的毛病,專注價值,修正方向,改進工具,持之以恒。

浮躁與虛榮來自自卑感,就要在他處找到些補償,于是就著急得到成功,得到贊許,然而哪一件事都得細心打磨,方得真意。

讀什么書呢,有精讀的,有泛讀的,主要取決于讀這書的目的而非書本身,就是要解決什么問題,不解決問題,精讀泛讀都是白費力。

時間、精力有限,特別是可以專注的時間更是珍貴,因而才有了選擇的難題,就現在我所面對的問題,要解決的是本體論和認識論的深化,哲學史可能要回來看看,但不見得要全部搞清楚他們的哲學,而是要提煉他們所提出的問題是否得到有效的解決,是否有殘留的問題,重要的哲學概念的變化歷史,以便回去讀哲學的原著,能看多少是多少,看累了可以看些輕松的,夾雜著看,有進步就行,自律是最重要的。不斷的要告訴自己。

當我們打開音樂播放app,我們可以快速的調出我們喜歡的歌曲,可以快速更換曲目,然而在這種快節奏的廉價的刺激中,我們究竟失去了或者忽略了什么?我們沒時間認真體會任何深刻的內容,沒有機會體會宏大的結構,因為所有都是一閃而過,而我們聲稱我們已體驗過。在這種快節奏的刺激下,我們變得麻木,對刺激的強度和直接性有著更高的要求,而那些精深處的事物就失寵了,而這些在慢的日子里卻是我們的最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