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船幼兒園為什么選擇親子閱讀作為辦園特色?(親子閱讀對于園所的重要性)
胡園長:文船幼兒園選擇親子閱讀為特色與當前我們國家倡議全民參與閱讀一脈相承,因在世界閱讀量調查上,中國人的閱讀量排名非常靠后,我們國家也意識到要加強閱讀,不然在世界的競爭力上會減弱。近幾年廣州每年都有“南國書香節”,中央電視臺等主流媒體都將“詩詞大會”“朗讀者”精心打造,一些高級知識分子開各種讀書會,讀書已經成為全民行動。我們孩子是社會的未來,從小參與閱讀活動,從閱讀興趣著手,慢慢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孩子的終生發展有價值。
親子閱讀便于開展,選擇到一本好書就可以隨時隨地地進行,材料載體很容易找到,也很方便家長在各種不同時間和場合去使用。比如睡前講故事,在機場聽故事、旅行中去探索等等,方式多種多樣。父母和孩子可以各自看自己的書籍,也可以爸爸媽媽給孩子講故事,也可以孩子給爸爸媽媽講故事,在閱讀中培養親子感情。我們幼兒園要求家長每天要陪伴孩子閱讀15分鐘,目前看,成效顯著,很多家長發現孩子從閱讀中汲取豐富的營養,大大地開闊了孩子的視野,孩子在語言表達的豐富性和知識結構的多樣性上明顯強過從不閱讀的孩子,更重要的是親子關系更加親密,家長在陪伴中找到自身的價值。
2、如何在園所推廣親子閱讀?如何充分調動全園師生的積極性?(專家講座?家長會?閱讀月?)
胡園長:開展閱讀活動是一個長期的工作,我園開展親子閱讀有12年了,每年的活動形式都很豐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也積累了很豐富閱讀推廣經驗。我們不僅在課程設置中開設了《分享閱讀》課程,12個讀本在幼兒園完成,6個讀本由家長在家庭中開展親子閱讀,幼兒園提供親子閱讀策略指導。除了課程設置上以外,我們在幼兒園建了了童書館,文船幼兒園有繪本藏書4500冊左右,每個小朋友每周都可以借一本自己喜歡的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讀,每個人都一本閱讀記錄,“閱讀卡”記錄了孩子的閱讀數量,這個是幼兒園評比書香家庭的依據。每年的4月我們都開展閱讀系列活動,“閱讀嘉年華”已經開展了2年。今年我們以“跟著唐詩去旅行”開展古詩詞誦讀,不僅老師和孩子每周一誦讀,爸爸媽媽們也參與到誦讀當中來。各班為了豐富閱讀活動,還開展班級圖書漂流活動,親子自制書簽、親子自制圖書、好書推薦、家長閱讀沙龍等系列活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小朋友感受到閱讀的樂趣,也讓家長看到孩子在閱讀方面長足的進步,家長看到成果了,投入就更加積極了。
開展親子閱讀活動重在有趣,好玩,不要讓老師和家長有很大的負擔,在玩樂中滲透。老師和家長們多了溝通的載體,關系更密切,溝通跟順暢,工作開展更順利。
3、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閱讀特點?不同類型的家長該如何進行親子閱讀?
胡園長:不同年齡孩子的閱讀能力還是有一定的差異,我們應該從易到難,循序漸漸。評量一個孩子的閱讀能力,主要從三個方面
(1)獲取畫面主要信息的能力
(2)圖文對應的能力。
(3) 前后頁邏輯推理的能力。
? 在不同年齡段,提供的書籍也不同,小班都是一些圖畫多,文字少,邏輯關系相對簡單,隨著年齡增長圖文適度增加,情節和邏輯復雜一些,現在有很多優質繪本,從淺讀過渡到創編。
? 不同的家長,因文化層次的不同,對書籍的選擇會不一樣,原則就是要符合兒童心理發展特點,不能依照個人的喜好,或自己的文化水準去選書。陪伴孩子閱讀的過程,家長需要學習,可以參照分級閱讀、橋梁書閱讀,當當網上好童書推薦,以及悠貝親子閱讀群的指引。只要本著從閱讀能力培養的三個方面著手選書,書不在多,而要精,能夠反復讀得書就是好書。
4、部分家長對親子閱讀存在認知誤區,像是認為閱讀即識字,如何讓家長科學地開展親子閱讀?
胡園長答:這個需要邀請專家對家長進行輔導,比如什么是閱讀?閱讀就是一個人依靠腦中的原有知識和經驗,主動獲取信息、從圖畫、文字中構建意義的過程。他是一種綜合能力,包括:觀察、理解、邏輯推理、假設、分設、判斷、質疑、反思等。
? 而認字就是機械性記住這個字的結構和發音。
讓家長了解到閱讀并不等同于識字,需要幼兒園花一定時間和精力進行指引。
重點指引家長從有趣、有用、有意三個方面開展閱讀。
(1) 有趣——選擇有趣的內容,使用有趣識字方法
--指讀有趣的短小兒歌或古詩,讓孩子感覺識字有趣簡單,有成就感。
--親子接龍/分角色讀故事。
--生活中認字。
--制作字寶寶銀行。
(2)有意——問有意義的問題,提高閱讀有效性
與孩子討論的問題一般有三類:
第一類:基礎問題,比如時間、地點、人物之類的問題;
第二類:細節問題,比如故事發展過程等;
第三類問題,概論性問題,也就是開放討論性的問題。
(3) 有用——閱讀能力與技能
閱讀的目的有二:獲取信息,體驗情感。
在閱讀中把生字詞與故事的理解、朗讀相結合,讓閱讀自然、無痕。既增大孩子的識字量,又能提升孩子的理解力。
孩子的閱讀的素材可以選擇多樣題材,讓孩子有不同的體驗,可以選擇不同類型的故事(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神話故事、民俗故事、科普故事)、兒歌童謠(認知類、敘事類、習慣培養類、民俗類)、童詩、繞口令等。
5、堅持親子閱讀帶來的益處?大部分孩子身上發生了什么變化?家長的變化?
胡園長答:堅持親子閱讀益處多多,孩子發生很大的變化
(1)發展了孩子的語言能力
堅持親子閱讀的孩子們明顯能說會道,詞語的豐富和優美明顯增強。比如我園4歲孩子關于花,孩子們就能說出漂亮的花、黃色的花、多彩的花、各式各樣的花、令人舒服的花、五彩繽紛的花……每周的升旗儀式上,大班的小朋友能流暢的表達3分鐘以上,一些非常長的故事能夠全部記下來,并有感情地講述出來。
(2)提高了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理解力
幼兒期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這一階段,所以,他們的想象需要具有豐富的經驗表象。孩子在閱讀圖書時,圖書僅提供給幼兒一些直觀的想象,幼兒在閱讀時首先要觀察,然后依靠想象、邏輯思維進行加工,才能理解畫面的意義。親子閱讀過程中,家長不斷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通過家長手把手的演示,引導孩子想象,在每日的堅持中,孩子對生活的觀察、對圖書中的圖畫和文字信息更加敏感,想象能力和理解力不斷增強。
(3)激發了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幼兒對感興趣的東西學得快、記得牢,在親子閱讀中,孩子在身心愉悅中完成,孩子非常享受睡前故事,樂意爸爸媽媽帶他們去繪本館看書,興奮地跟著爸媽們去各地旅行。通過孩子自由的選擇、觀看、討論,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活動中。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的可塑性較大,容易“先入為主”,是培養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而且幼年時期形成的習慣也比較牢固,不易改變。專家們普遍認為閱讀是伴隨幼兒一生成長的活動,所以對親子閱讀的教育,應站到終身教育的高度予以重視。
(4)培養了孩子認真傾聽的能力和習慣
在親子閱讀的初期,很多故事都是爸爸媽媽講給孩子聽的,每個故事不是講一遍,孩子每一遍都聽得特別認真,如果家長是講故事高手,引人入勝的講述,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禮物。這個過程孩子的傾聽能力得到很好的培養。對于孩子來說,2-8歲是習慣培養和形成的關鍵期,包括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而閱讀是學習的基礎,人的閱讀能力往往決定了他的學業成就,同時也是這個人未來成功從事各項工作的基本條件。在幼兒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需要為孩子的未來擔心嗎?
孩子到了小學,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聽”則顯得更為重要,不管采用何種學習方式,“會聽”都是必要的前提。聽課的效率是決定孩子成績的重要因素,成績優異的孩子大都有著良好的聽課習慣。聽講是課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門。聽講能力強弱是決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
(5)幫助幼兒開拓視野,豐富知識
幼兒期的孩子對生活環境中的一事一物,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常以好奇的心態去發現疑難問題,尋找答案,不斷地對成人加以窮究、發問。面對這一“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家長應耐心地解答孩子的疑問,并陪同孩子一起去書中查閱資料。圖書中含有豐富的知識,大量的信息,如果幼兒學習大量閱讀,可彌補正規教育內容的局限性,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開拓眼界,增長知識,同時產生對書的興趣和閱讀欲望。
(6)豐富了幼兒的情感世界
在親子閱讀中,家長會選擇很多有趣的故事,有助人為樂的雷鋒、美麗善良的天鵝姑娘、機智勇敢的阿凡提,還有許多不怕犧牲、艱苦奮斗的戰斗英雄們,他們都成為我們學習的楷模。幼兒在傾聽這樣的作品時,往往會隨著故事的進展時喜時悲,或為主人公的人格佩服得五體投地,或為主人公曲折的道路唏噓不已。不同的角色,孩子們的心情會發生不同的變化,如對大灰狼、兇惡的王后等深惡痛絕,對狡猾的狐貍的無奈,小小的心靈,情感竟然如此豐富。
家長在陪伴孩子的過程,能真切地感受到孩子的聰明可愛,他們會打破砂鍋問到底,孩子的強烈的求知欲,也促使家長多點閱讀,增加自己的知識量。往往是一個孩子的閱讀,帶動了一個家庭的閱讀。這個過程時家長觀念轉變的過程,雖然現在生活壓力大,不少家長忙于生計,沒有時間陪伴孩子,但幼兒園要讓家長明白:孩子才是他最大的財富,孩子培養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園的家長慢慢都明白了這個道理,再忙都會花一點時間陪伴孩子,時間長短因人而異,但陪伴的心都是一樣的,對孩子美好的期待都是一樣,在這樣的過程中,家長的教育觀也在慢慢調整,我園家長參與親子閱讀等達到83%(2015年調查數據),隨著家長文化水準的提高,這個比例孩子在不斷上升,幼兒園的書香氛圍越來越濃郁。
6、老師們對堅持親子閱讀的評價?對老師的教學工作帶來的影響?
胡園長答: ? 堅持親子閱讀的孩子明顯自信,在課堂中很活躍,妙語連珠,在同伴中很有成就感,老師的課堂教學也變得活潑有趣,精彩紛呈。 因為孩子的能力強,老師的課堂變得更加充滿變化,也促進老師要不斷豐富知識,應對孩子們提出的各種問題,在教學難度上增加,但確實幫助了老師更大的成長。我們幼兒園堅持了12年的閱讀,語言類教學策略積累了不少,老師對分享閱讀的導入策略、提問策略都做了充分的研討,成績顯著,老師們撰寫的反思和論文都有了一定的深度,不少老師已經外出做講師,幫扶其他園所了。
7、如果其他幼兒園嘗試開展親子閱讀,您的四點建議?
胡園長答、1、園長要有要有一顆堅持的心。
2、獲得老師和家長的認同,提高家長和老師的參與度。
3、活動形式要豐富,與幼兒的學習特點相結合。
4、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要提供人均5本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