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你會和誰結婚?


因為這個月一直沒有抽到2000M(很懷疑移動是不是故意調整了概率結果抽不到)所以流量已經到瓶頸,上課都不打算開熱點的。不過看到萬老師得這篇文章,實在是一時興起而點開,果然內容不出我所料。

文章全篇告訴我們這樣一件事,無論你是否接受——北京折疊所描繪的未來社會(階級固化嚴重,幾乎出生定終生),正在加速到來,而我們每一個人,都將這個結果的幫兇!

聽上去是不是很帶感?其實我之所以會發現抑郁,就是由這個問題沒想通而產生的。

其實要理解和解釋很簡單。我們來看看當下的結婚所經歷的大致“流程”:跟古代的“門當戶對”還有西方的“政治聯姻”沒什么差別,大家越來越重視“相親”所提供的家庭背景,個人財富(房、車、存款)。同時又竭力阻止孩子在學生時代戀愛。總是督促我們“要努力,才能找到更好的”。(可是有誰問過你是否真的想要未來那個“更好的”?)

注釋:經心理學者考證,十三四歲才是人情感懵懂的年齡,這時候遭受打壓的結果就是后期“愛無能”(可悲啊,中國的娃,被一個莫須有的罪給毀了一生)西方根本沒有“早戀”這個詞,純屬東方意淫。

結果現在的結婚不是看上誰心動了選誰,而是雙方資產拿出來比一比,正負差值不會太大就拍案通過(當然男權社會認同男性地位更高)。

其實可怕的不是這個,可怕的是家庭會帶給我們當下階級的“特制品味”,就連“心動的要求”也給設定好了

而更加可悲的是,我身邊的家人、同學甚至朋友們都幾乎默認這種“設定”,且樂此不疲的默許著地位和收入會給人帶來視野和三觀的差距。(如果差距一直會存在,那黨的方針豈不是胡扯?看來大家也只是嘴上說說,沒打算“知行合一”嘛)

這是我無法接受的,雖然我明白這是現實。

我不知道未來自己會爬到哪一個階層或者段位,更不知道我未來會跟怎樣的人,處在什么地位的人在一起。但我相信我選擇的加權比重將會無限趨向于對方的思想和對世界的認知以及是否有信仰,而非社會所給我們的“默認選擇”和影視劇所影響的“外貌控

還記得《北京折疊》作者郝景芳在頒獎典禮時說到,這只是我處在悲觀態度中所描繪的未來,但我希望它最終不會到來。

而我,打算成為未來“平等社會”的一名踐行者。

那么你呢?

【微信號】良知伴我同行

個人轉載內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無需特別申請版權許可。

請你相信我:

我所說的每一句話,

都是錯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