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完整的構成
表現層——看到的網頁
框架層——按鈕、控件、照片和文本區域的位置
結構層——設計用戶如何到達某個頁面,以及做完事要去什么地方
范圍層——哪些功能適合成為該網站的功能(產品原則)
戰略層——網站是做什么的
主要綱領
1.產品應以用戶體驗為中心,不能讓用戶認為自己很蠢。
2.考慮用戶每一個行動的可能性,理解用戶的期望值。
3.完整的產品制作應自下而上的,先做戰略,大框確認后再開始做范圍,做范圍的時候再不斷的補全戰略。讓每個層面的工作在下一個層面可以結束之前完成。
4.每個層面可用的選擇,受到下層所確定議題的制約。
戰略層
了解需求
1.用戶來這個網站是為了得到點什么?我們怎么滿足期待?
2.我們要通過這個產品得到什么?
3.不同細分用戶有不同的需求,還有可能彼此矛盾,無法提供一種方案同時滿足兩種用戶,要么選擇針對單一用戶設計,要么為執行相同任務的不同用戶群提供不同方式。
創建細分用戶群
創建細分用戶群是為了揭示用戶最終需求,只需要得到和你發現的用戶需求數目一樣多的細分用戶群。
用戶研究方式
用戶研究致力于收集必要的信息來達成共識。
1.問卷調查和焦點小組:只有明確表達出試圖從用戶身上獲得什么信息時,這些方法才有效果。
2.任務分析:分解用戶完成任務的精確步驟的方法。
3.用戶測試:使用高保真模型使用戶測試產品的可用性,除了需要任務分析外,還可以測試是否符合公司的品牌氣質。
4.沒有原型的情況下用卡牌排序法:給用戶索引卡片,使用戶依靠自己感到自然的方式將卡牌排列出來。
范圍層
定義項目范圍同時在做這兩件事——這是個有價值的過程,同時能產生有價值的產品。
知道項目的目標是什么,什么時候能達到這個目標。
定義需求
1.最顯而易見的是人們講述的,他們想的東西。
2.他們的需求最終想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他們說什么功能就做什么。
3.人們不知道他們是否需要的特性。
看競爭對手
可以從競爭對手處得到啟示,他們是如何權衡和調整我們面臨的問題?
也可以借鑒非直接的對手,如游戲平臺允許社交,我們數字錄像軟件是不是也可以呢?超越直接的競爭對手。
產品規格說明書(設計文檔)
1.要簡潔。不需要包含每個細節,只需要包含在設計或開發中可能混淆的功能定義;不需要展望未來理想化,只需記錄以及確定的決議。
2.要樂觀——防止用戶做錯事。
3.要具體——清楚的描述情況(“最受歡迎重點標注”不如“上周播放最多的視頻顯示到列表最前端”)。
4.避免主觀——需求應該是可驗證的。
評估需求
1.是否符合我們的戰略目標(產品原則)。
2.是否可行。
3.確定優先級。
結構層
規劃好概念模型(購物車的概念用于網上購物)
用用戶熟悉的概念模型,可以使用戶快速熟悉產品。
錯誤處理方法
1.把系統設計成不會犯錯(很難)。
2.使錯誤難以發生(但一些錯誤一定會發生),系統應幫助用戶找出錯誤并糾正。
3.利用有效的錯誤信息和容易解釋的界面引導用戶。
4.一些無法判斷是否錯誤的動作,允許用戶撤消。
實現路徑
1.不追求最短的路徑,只希望用戶是否認為每一個步驟都是合理的
2.當必須滿足的需求發生了變化,就應該調整結構了。
結構設計
1.第一個分類應與產品目標重要相關。比如新聞網站,實時性是最重要的,所以第一分類是時間。
2.接下來是與內容密切相關的因素,如體育新聞,內容會劃分為棒球、網球等。
3.戰略告訴我們用戶需求是什么,范圍是什么信息滿足需求,結構是預知用戶期望將其納入設計。
框架層
界面設計——提供給用戶做某些事的能力
導航設計——去某個地方的能力
信息設計——傳達想法給用戶
1.界面要和用戶早已形成的習慣保持一致,網站自身也要保持一致。
2.成功的界面設計就是讓用戶一眼看到最重要的東西。
3.系統應該提供給用戶正確使用系統的方式。
表現層
視覺設計——強化結構,使用戶可用選項清晰明了
1.視線首先落在什么地方?是否與目標背道而馳?
2.設計每個獨立元素,在不同環境中應用。
3.了解正在試圖解決的問題,了解這些解決方案造成的后果。
4.比用戶自己更準確的了解用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