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福音來了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這幾天做健康咨詢,遇到一位檢查出糖尿病的職工,特別焦慮,且不太能接受現(xiàn)實,還抱著“治好”的幻想,反復問“這病真的沒辦法治好嗎?,中醫(yī)也沒辦法嗎?”

我只能如實回答,“什么醫(yī)也沒有辦法!”

我特別能理解他,以前健健康康的人,突然被告知,以后的日子天天都要打針或吃藥,確實讓人心情很灰暗。

很多糖友都有這樣一個心路歷程,習慣適應了就好了。

另外,還有一個更光明的希望:你以后根本用不著天天想著打胰島素或吃降糖藥的事了,科技解決了這個麻煩。

利益于人工智能、納米技術的發(fā)展,血糖檢測儀與胰島素泵給合了計算機智能控制技術,開發(fā)出了新型智能血糖調節(jié)系統(tǒng),也就是人工胰腺。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它的體積微小到超乎你的想象,甚至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更重要的是,這并不是遙遠的未來,最快2018年就上市了。我預計,這東西讓人人都用的起,也用不了幾年。這幾年,醫(yī)學科技的發(fā)展一直超乎想象。

以后,糖尿病將成為不足為慮的小問題,你只需要像戴個手表一樣(最終產品可能比手表要小的多,且隨著迭代,會越來越小),佩戴一個小配飾就解決問題了。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面對疾病,任何時候,都要抱以樂觀的心態(tài)。當前,人類的精英們都看到了現(xiàn)代醫(yī)學的美好未來,大眾更應該有信心、有希望。

例如,F(xiàn)acebook總裁扎克伯格投資 30 億美元,宣稱在本世紀末解決人類所有的疾病。

當然,我不相信一個搞IT的有錢人,靠這些錢就能解決一切疾病,但是,我相信未來幾年,很多疾病的治療和預防都會取得巨大的突破。

說到這里,不妨回顧一下糖尿病的歷史。

在1914年之前,人類對于糖尿病,幾乎是束手無策,無數(shù)人被奪去生命。數(shù)據(jù)為證,1897年,被診斷為糖尿病的10歲男孩的平均生存期是1.3年,30歲和50歲的糖尿病患者生存期分別是4.1年和8年。

后來,美國的艾倫醫(yī)生發(fā)明了“饑餓療法”,可以延長病人幾個月至幾年的壽命,但這是一種非常“慘無人道”的方法,因為要嚴格又苛刻地限制患者的攝食,病人每天都要忍受饑餓的折磨。很多病人無法堅持這種治療,堅持者最終也會餓的骨瘦如柴而死。

可是,正是這種“殘酷的、沒人性”的治療方法,讓一些糖尿病患者等來了希望——胰島素。

其中,最有名的一名患者是個叫伊麗莎白的小女孩兒,她的父親休斯是當時的紐約市市長,之后的美國國務卿。

伊麗莎白于12歲的時候被診斷為兒童糖尿病,醫(yī)生估計她只有六個月壽命,但她的父母為她選擇了當時對付糖尿病的最極端的方法:饑餓療法,他們堅信,活下去就有希望!

這使得伊麗莎白又活了近3年,最后瘦到只剩下一身骨架,嘴唇干裂,牙齒上全是血,就在她父母將要放棄,都準備好了安葬女兒的時候,傳來了一則新的消息。

有位叫班廷的醫(yī)生發(fā)明的一種治療糖尿病的新方法,伊麗莎白的父母抱著渺茫的希望嘗試了這種方法,由于是異地求醫(yī),他們并未前往,或許是害怕與女兒的死別,而是托付給了保姆,并安排她把伊麗莎白的尸體運回紐約、安葬在家族的墓地。

伊麗莎白沒有死,班廷醫(yī)生的新方法創(chuàng)造了奇跡,她的生命沒有停留在15歲,而是活到73歲。

沒錯,班廷醫(yī)生的新方法就是胰島素治療。

正是胰島素的出現(xiàn),挽救了大量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在那個歷史時期,有些人通過饑餓療法等來了胰島素,又健康地生活了很多年,還有些人選擇了放棄,與其失之交臂。

到了1945年,10歲、30歲和50歲診斷糖尿病的患者可繼續(xù)生活45年、30.5年和15.9年。

到了今天,糖尿病患者通過規(guī)范治療,已經(jīng)不再影響壽命了。

現(xiàn)今,有了更驚喜、更光明希望,還有什么理由沮喪呢?慢性病患者,放下包袱,放下焦慮,放下壓力,向前看,擁抱未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