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落后,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閉關鎖國,封建思想;然后想想閉關鎖國這個事情在我們國度已經不存在。放到個人身上,那是不是就是剛愎自用?不思進取?這些都是籠統的概念,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都不清楚。那有沒有一個可度量的指標來界定。
可能你會覺得50%就是分界線,怎么說至少我比一半人好不至于落后吧。60分的及格線,在校階段算不算一個落后的可視性指標,如果你沒達到60分,說明你對知識點沒掌握,你的進度落后了。在社會中呢,二八原則處處存在,二八原則就是說20%的人掌握著全社會80%的資源。
其實,你只有處在前20%的群體中,你才不算落后。這樣一來,認真想不想是不是覺得很羞愧,好像沒有什么技能位于20%。
李笑來老師說過:處在前20%也有可能落后了,未來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是萬分之一才不算落后。因為互聯網帶來的便利性,你現在是跟全世界的人在比較,而不是像之前的一個小群體里。消除了信息不對稱之后,只有金字塔尖的人才會擁有資源。就好比A和B在PPT方面都很在行,原先通過授課在各自的地域里都能創造價值。后來有了互聯網,A比B還要厲害,網民經過一系列的對比篩選,最終原先是B的客戶也會轉投在A門下。這樣原本屬于B的價值就被A剝奪了。
現實就是這么殘酷,沒有什么差不多。要做就認真做,一步步精進。在能力,金錢,名望等大眾評判標準中,我們沒有達到20%,我們會產生焦慮。適當的焦慮是必須的,這是危機感的體現。危機感有助于我們采取行動。焦慮過多,則會萎靡不振,自暴自棄。
放開那些大的目標,在有些方面我們可能已經做到了前1%,因為堅持這件事,沒有幾個能做好。可能你堅持寫日記堅持早起,堅持運動,堅持讀書,可能你現在還看不到效果,那可能是你堅持的時間不夠久。10000小時定律,量變才能質變,前期的積累是基石。為了將來的詩和遠方,現在開始堅持某件你認為有意義的事情。
其實看自己寫的這篇感悟,基本屬于照搬笑來老師的概念,沒有自己的心得和突破,應該是我深入思考的能力還是不夠。需要多加訓練。思考真的很重要,我們習慣了用慣性對事情進行判斷并處理,卻沒有認真思考過事情的真相。缺乏深入思考的能力是很多人的通病,最簡單的表現就是隨大流,沒有主見。我們可以跟一位老師或者找一些方法來訓練自己這方面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