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景,價值觀,方法論

越長大越孤單,這大概是每個人必經的人生之路。你的思想和行為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理解,因為他們總是在用他們過往和獨特的人生經驗和走過的路來評判你的觀點想法和行動,有時候還可能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來評頭論足,所以我們經常會感嘆:知音難覓。

一個人自己和自己相處越久,他們的內心總是會逐漸的發生一些細微的變化,陪伴他們自己的只有他的內心世界,而這個他自己所處的內心世界的環境的好壞又取決于他自己過往給自己搭建的生活習慣和對生活建立的愿景。

有很多的人獨自相處的時間長了之后,他們總是會忍不住的內心的那種可怕的孤獨而不斷的朝著人群里面鉆,以給自己周遭的外在世界尋求熱鬧進而達到內心的充實。要么就給自己不斷找一些書籍或者是影視音樂填充生活的空白??墒牵还苁浅巳褐秀@還是用外在的一些事情來填充時間的空白,他們都永遠不可能達到他們的想要的內心充實。

我認為,他們首先需要承認自己這種孤獨感的存在,面對任何的問題都是這樣,首先我們需要做的不是想辦法來回避,而是先客觀上直面自己內心的世界,自己的內心世界的狀態是一種什么樣的存在。坦然的接受,然后才是泰然的處之。

孤獨,寂寞,形單影只,獨釣寒江雪等等的詞語我知道很多的人都不喜歡,并且經常的刻意去回避,但是我想說的是你越是回避,他們越是會不斷的像洪水猛獸般的涌向你。

每個人都期盼自己的生活能夠活的精彩,充滿滿滿的陽光和正能量。確實,要做的每時每刻都這樣很難,當然有的人會說,看見別人的朋友圈都是各種生活的精彩,但是我告訴你,朋友圈的呈現的大多數并不是他們整個生活的全部,那只是他們生活偶爾精彩之處的片段記錄。人總是喜歡把那些美好的事情,能夠記錄下來,以尋求在往后的人生中能夠有所回憶。當然有時候他們發的那些精彩的朋友圈內容,也有的是情不自禁的生活的自然表達。你并不用拿著自己的一切去對比別人的最精彩之處。對于一些人來說,可能別人的精彩之處,和別人的比較當中能夠讓他們獲得尋求進步的動力,但是這種來自外在的動力能夠支持你持續多遠的人生路?別人的精彩那是別人的人生,和你沒有任何的關系。如果是朋友,看到人家獲得生活或者是事業上的成功的時候,我們當然應該表達自己對朋友的祝福,表達我們的和他一樣的喜悅的心情,因為別人通過奮斗之后,獲得了應有的回報,證明這個世界在向著好的方向行進。而后我們還是需要回到我們自己的生活中,面對自己還有很長的人生路。

對于孤獨,負面的,人們總是避而不談,可能是不愿在外人面前過多的表露自己的內心世界吧?也可能是總是希望自己在人們看來永遠是那個堅強而強大的自己。但是我想說的是,對于不好的,負面的,孤獨襲來的時候,我們也不用讓自己的遇見他們就非常的苦惱,因為在時間的面前,最終,這些都會過去,我們只需要live with it ,在這個過程中,凡事沒有將我們的擊垮的,都將讓我們內心變得更加堅強。

我很喜歡李笑來老師的一本書《把時間當做朋友》,不管生活中的任何事情,我們要相信時間的力量的,時間可以改變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有些事情或者是有些生活習慣一旦堅持下來,持續很長的時間之后,最后再來看這些事情的變化,我們都會被自己的嚇一跳。

現在我們知道了,每個人的生活會有精彩的片段的時刻,也會有一大段的孤獨空白的時光。精彩的片段時刻,我們當然能夠很好的度過,并且樂于沉浸在其中。對于孤獨的大片時光我們該如何解決呢?

不管是創業做一件事情,還是在某一家公司上班,以及自己的生活度過的每一天,我們始終都離不開一個東西,那就是愿景?。?!

愿景,拿創業來說,可能希望把這個品牌做到家喻戶曉,或者是改變世界的某一個方面。在某一個公司上班也是一樣,所有的員工始終圍繞著公司的當初設定的使命在努力著。而自己生活,我們總是在頭腦中有一定的期待的,可能有時候這個期待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隱隱約約的還是存在的。

愿景的存在,讓我們對任何事情有了一定的期待,并且我們愿意為了這種美好的期待而行動著。

對于很多從大學剛畢業出來的學生來說,很多都血氣方剛,社會上接觸和經歷的事情比較少,包括我自己剛畢業時候也一樣。有一個崇高的理想固然很好,對于生活和加入某一家公司充滿的了雄心壯志。這是很難得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備。然而,我們還應該具備辨別事物的好壞的一個標準,可是這樣的標準又依賴于我們過往的經歷才有所累積而成。這個標準就是我們的價值觀。對于剛畢業的學生來說,又總是沒有辦法直接跳過,所以在剛畢業的時候,如果能夠找到一個價值觀正確,為人正直,會教你對于事物判斷的好壞標準的人一定要好好珍惜。在大學剛畢業的時候,也不必著急于自己要做出多么大的人生成就,價值觀是我們首要需要打磨的事情。因為價值觀在你往后的很多的人生選擇的時候都會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又因為我們的生活中的每一天每時每刻都存在我們做選擇,所以這至關重要。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可是決定性格的是習慣,而習慣是我們過往經過非常多次的選擇之后最終形成的一個下意識的行為,而每次的選擇判斷就最終來源于我們對于一個事物好壞的判斷的價值觀。

如果說價值觀是道層面,那么方法論就是術層面。

在價值觀判斷之下,我們產生了選擇之后,必然需要我們朝著選擇的方向去行動,而行動的結果的好壞,其實取決于我們對于行動這件事情所使用的方法論,與其說方法論,不如說是人們的對于如何進行一個事物的思維角度和思維方式。因為在執行力不缺的情況下,最關鍵的還是看我們對于這件事情的思考的透徹程度。一旦思考透徹了,剩下的就是執行的事情。

人活于世,承認精彩與孤獨共存并學會接受這種情況,然后學會給自己設定愿景,這愿景就是我們的燈塔,保證所有船員有了一個共同的使命。而價值觀就是船長給我們這艘船制定的鐵律,這些鐵律保證了我們的在航行過程中即使遇到大風大浪時,船依然朝著那個方向前行。而方法論則是我們每一個船員在各自崗位上各司其職,在各自崗位上把效率最大化。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