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飯難得地外食,是學校附近的一家臺灣菜。照理臺灣餐廳的奶茶冰沙是極好的,我卻嫌棄它的抹茶紅豆沙冰,抹茶不夠細膩,紅豆也太過粗獷,沒有一點抹茶和紅豆各自該有的樣子。
我鐘愛的店,也并不小眾,是早就開遍全美的功夫茶。
也就在這家的斜對面。
飯后忽然下起了小雨,空氣難得地濕潤,卻使人燥熱,五十米的距離出了不少汗,裙角也被濺起的水打濕,暗自埋怨起來。但五分鐘后,當我捧著抹茶紅豆沙冰走出店門,天空仍然下雨,亦悶熱,卻覺得這場景無比熟悉,也是我無比熱愛的夏天的一幕啊。
抹茶紅豆沙冰是一種什么樣的存在。
最早接觸這個味道,可能還是大一時候請閨蜜吃DQ的抹茶紅豆,原因很簡單復古,她是我人人網的第一千個訪客,我們又都愛抹茶。那次我點了抹茶紅豆,她點了double抹茶,為了紀念這次消費,她還給我拍了照片,紅色格子襯衫,與紅豆不同,跟抹茶的顏色在一起,很不和諧。
其實DQ的抹茶紅豆的味道如何呢,說不清楚,記憶被一次次地覆蓋,只記得那一天,回去的路上我倆一直在感嘆,世界上竟還有這么默契合拍的兩種味道。
年少時候不怎么想念過去,總憧憬未來。幾天后,她拿著一大杯淡綠色食品大口喘氣地回到宿舍時,這味道快淡忘于味蕾中了。
“這抹茶紅豆沙冰,就現在手里拿的,我建議你現在就去買一杯。”
那樣酷熱難耐沒有空調的夏日,自然不至于立刻馬上往返七樓去買,但第二天也鬼使神差地順路去捎了一杯,當時這抹茶紅豆沙冰還是樓下奶茶店的新品,十塊一杯,已然是這店的主打了。那時我手里的奶茶卡只有五塊的奶綠積了一張又一張,店員也還不認識我這個三天光顧一次的普通人。
后來我常常在想,如果當時天氣不是那么熱,宿舍有空調,如果當時只是清閑的學期中間而不是期末,如果當時店員的態度差一點,少給了些許抹茶粉,或少給了一勺紅豆,我是不是就不會那樣鐘愛這杯抹茶紅豆沙冰,這杯貫穿四年的沙冰。
那家店叫沁茗園。
無數次跟同學抱怨,要是少了它可能我會輕十斤,去小酌一大杯是日常,因為離得太近,一天兩杯的時候也不在少數。
那時候跟人熟悉似乎要容易許多,有時只是在學校里多見了幾次,某一次沒忍住臉上的笑容,從此就成了見面會打招呼的人。成為常客以后,跟店員也就慢慢熟悉起來,做一杯抹茶紅豆沙冰的時間比一杯奶綠要漫長一些,如果又是一人前往,總要跟店員閑扯幾句,話題也簡單,無非是專業系所課程愛好。店員一共有四個,兩個胖胖的女生,一個精瘦的女生和一個黑黑的男生。一般兩個人同時在店里,精瘦的女生話不多,喜歡微笑,做的抹茶紅豆沙冰量也小一些。兩個胖胖的女生,一個話多愛笑,知道我愛紅豆,總給我多一勺,另一個話少嚴肅,份量給得也嚴謹。
這樣過了很長的時間,期間我也會一個學期兩個學期地不在,或是寒假暑假,但每次回到學校,總還是先去沁茗園報個道,積分卡不知道丟了多少張,店里也不知出了多少新品,而我和同學進店時,她們心領神會,甚至不需要開口,冬天不變的奶綠,夏天不變的抹茶紅豆沙冰,或凍奶綠。只要是那個胖胖的愛笑女生在,她總會親自做沙冰,一如既往地給我什么都多加一勺。
讓我感動的固然有這多一勺,更多的還是不開口的默契。
說來也奇怪,期間同帶我入門的閨蜜去臺灣,吃遍了大街小巷的芋圓奶茶挫冰,紅豆綠豆抹茶,卻總惦記著沁茗園的抹茶紅豆和奶綠。那時總覺得還要回去,倒也有持無恐。
快畢業時,可能六月份的樣子,一次和老師一同去白鹿原采了櫻桃,碩果頗豐,但又熱又曬的一天下來,腦子里只有抹茶紅豆沙冰,提著一袋櫻桃進店,那天正好是兩個胖胖的女生在。“抹茶紅豆沙冰”,她們笑道。我點頭。她們注意到我手里的櫻桃,“這是哪里買的,看起來好得很啊!”我下意識地拿出一些分給她們,半袋的樣子,沒有很多,但她們卻連連感謝。
這事情本來也就這樣一次次被記憶覆蓋然后淡忘了,但后來幾次去店里,她們總要提起那些櫻桃,抹茶紅豆沙冰的分量也越做越大,最后一次甚至做到了一杯半,高高地疊起,可愛又叫人悲傷,吃到最后一口時,我也想揮揮手像扔掉廢紙說是人生必經的事,卻望了那個垃圾桶好幾眼。
離開西安后,自然就不再有那樣好吃的抹茶紅豆沙冰了。我變得很少在其他店里買抹茶紅豆沙冰了,可能是怕失望,也可能是怕太相似而想念。
去年六月的時候,一個常與我和閨蜜出入沁茗園的學弟,給我發微信道:沁茗園的那兩個女生還記得你哎,問我你現在怎么樣了。還說到櫻桃的事情。
對著屏幕忽然不知所措起來,那櫻桃的味道,我實在是記不起來,這件小事卻總被不斷地描畫,好像真成了什么大事一樣。我一邊慚愧,一邊走去中國城買抹茶紅豆沙冰。
本來是不抱期望的,中國城的這幾家奶茶店我并不如數家珍,因為不珍,大多都是平平淡淡,有些口味新奇黑料偏美國,更愛不起來。那時剛開了一家日出茶太,相比之下它的奶綠算可圈可點,但抹茶紅豆,試過一次抹茶紅豆奶茶后也不想繼續了。功夫茶在這店的不遠處,剛來這里時與同學喝過一杯鐵觀音奶茶,覺得太像烤奶茶,就沒再進去過。
那天不知為什么鬼使神差地去了。
等到我的抹茶紅豆沙冰時也并不激動,封好的口和吸管,不像是吃抹茶紅豆沙冰該有的樣子,就隨意地打開吸了一口。
冰還在喉嚨,味道在舌尖,我差一點淚流滿面,為吃的流淚可能實在有些夸張,但人就是這樣,流淚可能不是因為驚為天人的味道,而是日日夜夜的念想。
只是因為這像極了沁茗園的抹茶紅豆沙冰。
每當這些時刻,我都想模仿魯迅先生的感慨,再也沒吃過那夜似的好豆,聽過那夜似的好戲了。這些活在記憶里的味道和聲音,永遠都是最好。對我來說,可能以后漫長年月里也不會有超越沁茗園的抹茶紅豆沙冰了,但仍然為自己找到了替代品而興奮不已。
最起碼地,我又多了一個夢想:不管怎么搬家,希望十分鐘內一直有好吃的抹茶紅豆沙冰。步行也好,開車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