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愛寫書單推薦,畢竟“蘿卜青菜各有所愛”,無論我多“心水推薦”,總會有人說“這書有什么好”。但還是總會被人問,我喜歡心理學,你有什么書好推薦,我的誰誰誰喜歡看書,你有什么書好推薦。于是還得好為人師,整理些我覺得不錯的書,算是列個總表,以便大家可以在“雙十一”時,不只買各種電器服裝零食,還能買點精神食糧。
一、心理篇
1、《終身成長》
后浪出的這本書,其實就是原來中信出版社的《看見成長的自己》。不過后者早已絕版了,而且裝幀排版方面肯定不如前者。哦,對了,翻譯也有些不一樣。書中所提到的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可以說,影響了一代人。
2、《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
將阿德勒心理學用對話體的形式表達出來,讓一般人也能看懂,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同名日劇《被討厭的勇氣》,可以結合著一起服用。
3、《安全感》
這本書寫得并不通俗易懂,但作者的用心和洞察,如黑夜的明珠,完全可以照亮那些安全感不足的人們。為了獲得安全感,人總是要做點什么離開“安全”的事情才行,例如,從買一本并不易懂的書開始。
4、《擁抱不完美》
臺灣的好書能翻譯到大陸的,其實很少,能被發現的就更少了。在這本書中,臺灣的周志健博士給出了解決“求完美而不得”的方法:說故事,是療傷止痛的良方。要讓故事結束,最好的方法就是:說故事。
看作者說他自己的故事,說他的母親的故事,會深有同感。會想到自己也是這樣的人,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母親。
二、歷史小說篇
除了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我看得最多的,應該要屬歷史小說了,《明朝那些事兒》自然不需要我推薦,但以下書籍,真的值得你買來收藏。
1、《大秦帝國》
當年看到商鞅變法那一部分,真的是看得我熱血沸騰。豆瓣上對這套書有不少負面評價,我不能認同,如果非要較真,那還不如只看錢穆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2、《如果這是宋史》(又名《官宦王朝》)
此書與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不能比較,因為宋史很多已不可考,只能推論,而推論就不可避免的有主觀思想摻雜其中。所以作者說,我只能取這個名字。現在想來,我們曾經以為的歷史又有多少是真的呢,還不是為政者希望你知道的主觀歷史。為了統治的需要,千年之后,只剩下了“如果”。寫出這種“如果”,需要勇氣,需要智慧。這套書,可以結合著墨武的武俠小說《歃血》一起看。
三、武俠小說篇
估計現在還愛看武俠小說的人,已經很少了,而能寫好武俠小說的好作者,則更少了。
1、《靈飛經》
鳳歌的“山海經”系列,寫得最好的,并不是《靈飛經》,但《靈飛經》的另辟蹊徑,化音樂入武學,我還是佩服的。
四、其他
想推薦的還有好多,懶得再一一分類了,全部放在這里。
1、《掌控者》
中國研究“微反應”的第一人姜振宇將他所研究的寫成小說,告訴你讀懂人心的秘密,可想而知,應該挺有趣。特別是第二部,寫作手法有了較大進步。
2、《養育的選擇》
養育孩子,需要有科學指導,陳忻博士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作為美國兒童發展研究協會會員,作為研究嬰幼兒心理的發展、專注于嬰幼兒社會性和社會認知的發展的研究人員,是非常專業的。由她來為父母的實際操作提供參考,實在是再合適不過。
3、《葡萄牙的高山》
《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作者的新作,我估計大部分人讀第一遍的時候都難以明白作者究竟想表達什么。多看幾遍,或許你會明白。
4、《望春風》
矛盾文學獎得主格非的新作,能把鄉村小說寫得這么美,真的值得我們學習。看完這本小說,再去看他的“江南三部曲”,你會有新的感受。
5、《長夜難明》
推理小說那么多,真要推薦,估計可以寫很多篇文章,不過今年電視劇《無證之罪》那么火,我卻覺得不如這本小說。一上來就告訴你兇手是誰,你還是忍不住看到最后。更牛逼的是,最后一段:“2014年7月29日,大老虎落馬。”
雜七雜八,推薦了這些書,希望你能喜歡。如果你也有好書推薦,歡迎在評論里推薦給我,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