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演出概況
1、大型實景演出《井岡山》的總導演是我國著名電影導演李前寬,其代表作有《開國大典》等。該實景演出是國內唯一一臺演繹紅色經典表現革命戰爭題材的大型實景演出。
2、參與《井岡山》實景演出的演員共有600余名,這些演員都不是專業的演員,而是當地的群眾。他們以革命后代本色演出,融入了非常深厚的感情。
3、演出場地是占地10萬平方米,大約有30多個足球場那么大。整個劇場有山有水,綠色山水與紅色文化交相輝映,在群山環繞,青山綠水中感受昔日血與火的歷史。
4、整場大型實景演出《井岡山》,演出時間從晚上8:00至9:10分,共70分鐘。由序幕《血》拉開帷幕,分《旗》、《燈》、《情》、《火》、《路》五個章節。場面宏大,細節突出,全程無尿點。
二、演出詳情
1、《血》
上圖為開場解說,幾位群眾演員穿著和語言都非常樸素,惹得不少觀眾都笑了出來。正如他們開場所說:“我們不是演員,我們只是把昨日先輩們的事跡重現。”
《血》一幕呈現的是4000多平方米的巨幅紅綢,逐漸演化成鋪天蓋地的血海和沖天而起的紅云。紅云之下,慢慢展現在眼前的是通體明亮的巨型鐮刀斧頭——一個巨大的黨徽。
2、《旗》
《旗》一幕呈現的是朱毛會師,創建第一支工農武裝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情節脈絡包括:聚集-會師-根據地-紅軍的誕生四大部分。演出場面很有代入感,從最初寥寥無幾的旗幟,到兩支隊伍旗幟匯聚,再到漫山遍野的旌旗,歡呼聲不絕于耳.....讓人產生一種很想加入紅軍,成為他們中的一員的感覺。
3、《燈》
這一幕化抽象為具象,呈現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從一開始的北斗七星到后來的成千上萬燈火,那是思想之光在人民心中點燃。
4、《情》
《情》這一幕呈現了小井醫院、朱德挑糧、井岡情懷等主題,再現了昔日紅軍井岡山的生活情景。十分歡快,令人陶醉。
5、《火》
作為整部戲的高潮部分,《火》這一幕呈現了逼真的反圍剿戰爭場面。現場爆炸聲不時響起,硝煙彌漫,湖中爆炸的水柱,沖天而起,飛濺四方,身臨其境之感。表現了井岡山軍民用血與火保衛根據地的壯烈場面。
除了宏大的場面外,細節也特別感人:母親為了救自己的小孩,一把推開處于槍火中的孩子,自己身中數槍倒地,留下小孩撕心裂肺的哭喊聲。
6、《路》
這一幕呈現的是離別井岡山,感人至深的送別場面:新婚夫妻送別,母子送別......
感人至深的一幕莫過于一對紅軍夫妻即將離開井岡山,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給鄉親,嬰兒的哭聲揪心裂肺,嬰兒母親萬般不舍,卻又千般無奈,連續叫停托付小孩的鄉親三次,最后一狠心跑去。
啊呀勒,紅軍阿哥你慢慢走勒,小心路上就有石頭,碰到阿哥的腳指頭,疼在老妹的心里頭。
紅軍阿哥你慢慢走勒,小心路上就有石頭,碰到阿哥的腳指頭,疼在老妹的心里頭。
聽著這首《紅軍阿哥你慢慢走》,現場觀眾無不動容。
延綿數里的火把最終形成光的道路,象征著中國革命從此走向勝利和輝煌。
三、演出終了
演出結束以后,所有參與演出的紅軍戰士舉著火把,站在演出大門口送別觀眾,不少觀眾紛紛上前跟他們合影。
看完演出,震撼之情久久彌漫心間。這場大型的實景演出成為了此次井岡山之行的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