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ja2過濾器
過濾器是通過管道符號(|
)進行使用的,例如:{{ name|length }}
,將返回name的長度。過濾器相當于是一個函數,把當前的變量傳入到過濾器中,然后過濾器根據自己的功能,再返回相應的值,之后再將結果渲染到頁面中。Jinja2
中內置了許多過濾器,在這里可以看到所有的過濾器,現對一些常用的過濾器進行講解:
abs(value)
:返回一個數值的絕對值。 例如:-1|abs
。default(value,default_value,boolean=false)
:如果當前變量沒有值,則會使用參數中的值來代替。name|default('xiaotuo')
——如果name不存在,則會使用xiaotuo
來替代。boolean=False
默認是在只有這個變量為undefined
的時候才會使用default
中的值,如果想使用python
的形式判斷是否為false
,則可以傳遞boolean=true
。也可以使用or
來替換。escape(value)或e
:轉義字符,會將<
、>
等符號轉義成HTML中的符號。例如:content|escape
或content|e
。first(value)
:返回一個序列的第一個元素。names|first
。format(value,*arags,**kwargs)
:格式化字符串。例如以下代碼:
{{ "%s" - "%s"|format('Hello?',"Foo!") }}將輸出:Helloo? - Foo!
last(value)
:返回一個序列的最后一個元素。示例:names|last
。length(value)
:返回一個序列或者字典的長度。示例:names|length
。join(value,d=u'')
:將一個序列用d
這個參數的值拼接成字符串。safe(value)
:如果開啟了全局轉義,那么safe
過濾器會將變量關掉轉義。示例:content_html|safe
。int(value)
:將值轉換為int
類型。float(value)
:將值轉換為float
類型。lower(value)
:將字符串轉換為小寫。upper(value)
:將字符串轉換為小寫。replace(value,old,new)
: 替換將old
替換為new
的字符串。truncate(value,length=255,killwords=False)
:截取length
長度的字符串。striptags(value)
:刪除字符串中所有的HTML標簽,如果出現多個空格,將替換成一個空格。trim
:截取字符串前面和后面的空白字符。string(value)
:將變量轉換成字符串。wordcount(s)
:計算一個長字符串中單詞的個數。
如果想深入學習Flask,可以觀看我們的免費Flask教學視頻:Flask入門到項目實戰
</article>
版權聲明: https://blog.csdn.net/huangyong1314/article/details/74650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