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小結】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和學習方法

2016年9月份已經悄悄溜走了大半,趁著中秋假期的閑暇給自己來個8月小結,聊作紀念~~

學習內容和輸出

8月學習主題:時間管理、讀書方法、結構思考力

一、閱讀

閱讀主題:時間管理、讀書方法

8月閱讀清單--寒武紀2731

二、輸出

簡書發文4篇,兩篇上首頁

公眾號轉載:灼見、大白校園助手

參加送書約書評:《你充滿電了嗎?》,《12個工作的基本》

8月簡書輸出文章

說明:上圖中《如何用印象筆記構建個人知識體系》根據職場充電寶的在線分享整理的,嚴格說來不算獨立輸出

自我點評:

1、4篇文章中有1篇閱讀量7000+,寫的最費力不過也是閱讀量最高的,很是竊喜了一番

2、不足:格式排版單調,沒其他書友的文章排版豐富、有吸引力

3、發布文章后,多次打開簡書App查看閱讀量、喜歡,這些動作沒有什么實際意義,要改掉頻繁查看的毛病

4、閱讀和寫作計劃不清,時間安排容易被打亂,要固化碼字的習慣,隨時記錄自己的靈感和想法

三、思考能力訓練

學習主題:獨立思考、結構思考

結構思考力概覽

美國電影《教父》中有一句讓人記憶深刻的經典臺詞:

在一秒鐘內看到事情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

普通人想要擁有迅速看透事物本質的能力,就必須擁有獨立而強大的思考能力,而李忠秋老師用”結構思考力“告訴我們,強大的思考能力是可以通過訓練獲得的。

結構思考力主題和還在持續學習中,下面是階段學習概要:

“結構思考力”可以看作“金字塔原理”的漢化版,李忠秋老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我們重新闡述了如何培養結構思考力、如何運用結構思考力去面對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理解--重構--呈現,結構思考力的三個重要階段

理解:隱性思維顯性化

重構:顯性思維結構化

呈現:結構思維形象化

表達原則:以上統下,結論先行,歸類分組,邏輯遞進

終極目標:思考清晰,表達有力,生活清爽,工作高效

有邏輯的思考

個人小結

四、反思和不足

總結自己近期的表現,發現還存在很多問題,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要立即改正,持續優化自己的學習習慣。

問題1:買書屯書,收藏保存資料過多,已有書籍和資料歸類不清晰,查找不便,學習效率不高

改正辦法:圍繞2016年下半年的學習主題,相關書本和資料整理到一起集中學習;和學習主題無關的信息暫時擱置,不能普遍撒網,最后一無所獲

問題2:每天睡前刷手機浪費時間較多,雖然已經對時間做了詳細安排,但未能嚴格參照執行

改正方法:每晚11點后放下手機,準備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問題3:下班后活動量嚴重不足,每周五晚上公司例行羽毛球活動已三周未參加,每天50個仰臥起坐未堅持

改正方法:每天50個仰臥起坐,每周五晚打羽毛球,每天走10000步,保證精力充沛,高效完成工作

問題4:讀書時懶得動筆,不想思考,必須改掉

改正方法: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拿筆隨時寫寫畫畫,隨時記錄自己的想法

五、讀書的方法和目的

之前斷斷續續也讀過不少閱讀方法的書和文章,不過讀完也就只是有不過如此的感覺,沒有真的去實踐,沒有深入思考作者為什么提倡那么做。

2016年第三季度以來,有意識地用主題閱讀的方法,堅持寫讀書筆記,慢慢感覺到了自己在和書的作者面對面談話,交流想法。之后又產生了一種那些常見的閱讀方法、閱讀技巧原來如此的感嘆,感嘆之后覺得自己的理解能力比原來提升不少,這大概就是深入思考的收獲吧。

因此寒武紀2731覺得提高閱讀效果還是有一定方法和技巧的,下面根據近期閱讀內容和個人實際情況總結出了5條閱讀技巧,僅供小伙伴們參考:

1、選書:根據學習、工作實際情況選擇學習主題,根據主題選擇經典

2、翻看序言和目錄:了解全書重點和非重點,區分全書核心觀點和支撐材料

3、不動筆墨不讀書:提煉章節關鍵詞、作者的核心觀點、隨時記錄讀書時靈感和想法

4、保持知識輸入和理解平衡:根據自己認知水平,選擇合適的知識輸入強度,閱讀的核心原則

5、獨立思考: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思考后要形成自己的看法,學以致用

下面分別就上述5個要點進行簡要闡述:

1、選書方法

琳瑯滿目的各種圖書

讀書要考慮個人興趣、學習和工作的實際需要,結合自己的認知范圍去選閱讀主題;盡量選比自己的認知水平高一個層級的書籍來讀,讀的時候可能會有些吃力,但是用心讀后收獲也會非常大,有利于提升自己。

謹慎選擇各種渠道推薦的各種書單“10大職場必讀”、“7本最有價值的XX”,推薦書單不是說不好,因為也經過作者的篩選,其中也可能有經典,但是適不適合你當前的需要呢,這個需要斟酌。

2、閱讀前的必做功課

開始閱讀前,一定要先看序言和目錄,了解全書的重點和非重點,分清哪些是作者強調的核心觀點,哪些是支撐核心觀點的輔助材料

《印象筆記留給你的空間》目錄閱讀示例

如果看完一本書的序言和目錄之后,感覺還沒有引起自己的興趣,可以果斷放回書架上去。

3、不動筆墨不讀書

閱讀過程中,隨時動筆標記關鍵詞,寫下自己當時的靈感和想法,讀完重要章節可以嘗試用自己理解的語言提煉章節主題、關鍵詞。

隨時記錄讀書時的想法和靈感

讀書筆記的不同形式:書本涂鴉、標關鍵詞、提煉作者的核心觀點、思維導圖、筆記本摘抄書中要點、拍照保存到印象筆記等。

讀書筆記如何保存:要方便查詢和后續參考使用,不能出現以后想要再次使用某個素材時,翻遍書架、翻遍手機也找不到的情況。

4、保持知識輸入和知識理解平衡:閱讀的核心原則

所謂知識輸入和理解的平衡,重點就是保證自己看到的內容都能理解,不貪多求快,也不刻意去追求慢。

知識輸入和知識理解保持平衡

因為某些書的價值也就只值得我們翻翻而已,但是有些書卻需要讀很多遍,細細揣摩體會,很多經典甚至需要研讀一輩子。

5、獨立思考:學以致用才是讀書的最終目的

讀完一本書、寫一篇文章或者輸出幾條讀書筆記,并不是我們要追求的最終目的。

學以致用才是我們讀書的最終目的,把從書本中吸收到的知識和觀點運用到學習、工作當中,提升效率,凈化內心,提高認知水平!

勤于思考、獨立思考

《孟子》中的“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一句話把讀書方法說的精辟透脫,提醒我們讀書時要善于獨立思考。

讀書過程中保持獨立思考的習慣,思考作者對某些事物持有態度和觀點,站在高一層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當前的認知范圍和認知局限,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形成獨立的觀點和看法,努力突破自己的認知局限,并最終提高自己認知水平。



碼字不易,轉載或引用請注明出處。

您的支持是寒武紀2731繼續前行的強大動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