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關頭舍棄子女,自顧逃命,這倆父親太絕情?

(文/至簡)


(圖:劉備摔阿斗)

《三國演義》里有一個劉備怒摔阿斗的故事。說的是東漢末年,趙云在當陽長坂之戰中,七進七出救出劉備之子阿斗,交到劉備手里。劉備接過阿斗,擲之于地,怒罵道:“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趙云抱起阿斗,連連泣拜說:“云雖肝腦涂地,不能報也。"

看書至此,誰人不揪心?劉備在把阿斗高高舉起、狠狠摔下的那一刻,內心之糾結恐怕比我們看書人更甚千萬倍。一方面,劉備要向世人表明,他是愛才、愛將之人;另一方面,阿斗是劉備的親兒子,不是偷來的,也不是撿來的。何況阿斗當時還在襁褓之中。

在愛將與愛子之間,劉備最終選擇了愛將,把阿斗摔個四腳朝天、哇哇大哭(后來阿斗智商有問題,會不會就是因為被劉備摔壞的),成就了自己愛才、愛將的美名。不過,劉備當時作此選擇,內心有多無奈、多掙扎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劉備怒摔阿斗,雖然只是《三國演義》杜撰的故事,但這故事還是讓人看了揪心不已。而在中國歷史上,還真有兩位父親,他們對待自己的子女,比劉備更絕情。他們的故事,讓人看了更揪心。


(圖:古代戰車)

春秋時期,晉、楚爆發邲之戰,結果晉國戰敗,眾人紛紛奪路逃亡。趙旃把兩匹好馬給了哥哥和叔父,自己騎著其他的馬逃命,途中遇到楚軍不能通過,于是便棄車逃進樹林。

與此同時,晉國的逢大夫帶著兩個兒子共乘一輛戰車,也正逃亡。逢大夫知道趙旃在后面,不想救他。因為一輛戰車沒辦法裝下四個人,如果救趙旃,就得犧牲自己的兒子。

于是,逢大夫告誡倆兒子,千萬別回頭看。可惜倆兒子年幼不懂事,老子越是慎重其事地告誡他們別回頭,他們就越好奇,終于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

這一看不打緊,他們看到趙旃須發散亂,正光著腳丫在后面“噗哧、噗哧”地逃命,好可憐。

倆兒子說:“爹,你看,趙老頭在后面呢。”

這倆熊孩子,叫你們別回頭,你們偏回頭。你們覺得趙老頭可憐,誰來可憐你們?現在好了,裝不下去了……

因此,逢大夫大怒,指著路邊的一棵大樹,對倆兒子說:“看到那棵大樹了嗎?你們就在那兒等死吧,回頭我再來給你們收尸! ”言畢,逢大夫把倆兒子轟下車,笑容可掬地把趙旃扶上來,然后頭也不回地駕車載著趙旃繼續逃命。

次日,戰爭結束,逢大夫回到那棵樹下,果然看到自己的兩個熊孩子死在那里。


(圖:劉邦與項羽)

漢二年(公元前205年),劉邦聯合魏、趙等五路諸侯,共五十六萬大軍,趁西楚霸王項羽前去平定齊國叛亂之機,攻下項羽的老巢彭城。項羽聽到自己的老巢被劉邦一鍋端了,急忙親率三萬精兵星夜兼程趕回彭城,與劉邦的聯軍大戰于彭城靈壁東睢水上。

彭城之戰,劉邦聯軍大敗,死傷慘重,血流成河,因逃命而掉進谷水、泗水的士兵數不勝數,河道都被填得滿滿當當,河水為之斷流。

劉邦帶領幾十名騎兵落荒而逃,途經老家沛縣,遇到自己的女兒和兒子(后來的魯元公主和孝惠帝),把他們帶上車,一塊兒西逃。楚軍騎兵尾隨追趕,情況十分危急。為了減輕馬車的負重,讓車子跑得更快點,劉邦把孝惠帝、魯元公主推下車。

夏侯嬰下車,把魯元公主和孝惠帝重新扶上車,劉邦又把他倆推下去;

夏侯嬰再把魯元公主和孝惠帝扶上車,劉邦再把他倆推下去……

如此推下扶上好幾次,夏侯嬰終于忍不住了,對劉邦說:“如今雖然情況危急,但把倆小孩推下車,馬也無法趕得再快,怎么能把他們扔掉呢?”劉邦這才沒有再把魯元公主和孝惠帝推下車,姐弟倆才得以脫險。

這兩則史料,前者記載于《左傳》,后者記載于《史記》。俗話說:“虎毒不食子。”在生死關頭,逢大夫、劉邦為何如此狠心,置自己的子女于不顧?


(圖:影視劇中的劉邦)

逢大夫假裝不知道趙旃在后面,并叮囑倆兒子不要回頭看,可見在內心里,他還是有私心的,還是愛自己的孩子多一點。因此,他選擇的是救兒子而不救趙旃。日后此事若是傳揚出去,逢大夫也可以以不知道作辯護,“不知者無罪。”道義上還是說得過去。

然而,倆兒子偏偏回頭,他們看到趙旃,估計趙旃也看到了他們。如此一來,逢大夫就假裝不下去了。于是,逢大夫只能重新掩蓋住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戴回道德的假面具,轟倆兒子下車而救趙旃。魯迅先生說禮教吃人,吃得恐怕就是像逢大夫這種心不夠黑、臉不夠厚的人。

逢大夫心不夠黑、臉不夠厚,無奈之下選擇舍棄兩個兒子,但劉邦的心夠黑,臉夠厚,他在逃亡時,為什么也選擇了舍棄孩子?

劉邦曾把儒生的冠帽當尿壺,曾把儒生大罵為“豎儒”,可見儒家的仁義禮教那一套,對劉邦根本不起作用。在劉邦的世界里,真正能起作用的,或許只有利益。怎樣做能夠達到利益最大化,他就會毫不猶豫地作出選擇,即便舍棄自己的子女,他也在所不惜。這,恐怕就是劉邦推魯元公主和孝惠帝下車的主要原因。

當然,實際情況如何無人知道。我們既然可以從人性惡的方面去推測劉邦,也可以往人性善的方面去猜想。在劉邦逃亡時,楚軍的主要目標是劉邦,不是魯元公主和孝惠帝這兩個不起眼的小屁孩。所以,劉邦當時推魯元公主和孝惠帝下車,或許是不想讓兩個兒女與自己一同被楚軍捕獲。

這不正是“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還有情。”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