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在做培訓方案,收到一條微信:“親,你英文是不是超級好?有事拜托。”
我看了一下發信人,想了半天才知道此人是誰。我們是在一場線下分享活動上認識的,總共對話沒有超過5句。本來想回絕了,后來想還是看看什么情況吧,于是回復:“什么事?”
于是對方說:“我網上中譯英一段文字,幫我看看有沒有錯誤,行不?寫工作報告用,我英語很弱,只有10句話。”
我回:“可以,不過我現在比較忙,你什么時候要?”
她說:“今天要交。”
結果,那姑娘后來把文字發給我了,我一看直接傻眼了。在眼前的是5大段微信文字,而且還有一半內容是重復的。不僅如此,翻譯的內容還是相對專業的銷售內容。
我匆匆看了一眼,趕緊去忙自己手頭的事情了。等到公司事情忙完,我一看時間,已經晚上7點半了。但是,答應人家的事情,還是要做到的,于是我仔細看了內容,告訴對方:“你的表達不準確,語法有錯誤,我需要幫全部修改,時間需要1小時,但是現在我要回家吃飯。如果你已經上交文件就算了,如果沒有的話,我明天給你。”
結果,過了1個多小時,對方回了一句:“算了,中文報告改了。”
我直接暈倒,然后果斷把此人刪除了。
02
話說,我英文好也是自己寒窗苦讀,早出晚歸習得的,不是撿來的偷來的也不是搶來的。你要請我幫忙,你最起碼要有點誠意和尊重。
你找我幫忙,基于禮貌,我愿意在能力范圍之內伸出援手。只是你那一副理所應當的樣子,確實讓人很不舒服。拜托,我們又不熟,我又不欠你,你也沒付我工錢,我憑什么一定要幫你呢?
你找人幫忙是不是真誠一點?態度好一點?尊重一下別人?如果不能把文字放在Word里面,也請不要給我一堆重復的文字。
別人幫你了,就算你不感激,至少也別害人家浪費時間。內容修改了,不需要幫忙了,是不是要馬上告訴別人?如果我再心善一點,幫你把所有的文字修改翻譯完畢,是不是吃力不討好,還像個傻子一樣?
越想越覺得,人與人的差別真的很大,估計身邊正能量又善良的伙伴很多,都忘了世上還有這樣一類人。
03
很多時候,不要把別人的善意視為理所應當。其實,別人愿意幫助你,說明你值得或者是別人心善,我們來到這個世界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誰欠了誰的。
如果請人幫忙,小忙可以,也請有點誠意。如果是大忙,又想人家幫你,那就付費,如此責任和義務也就更明顯,大家也更公平。
“親,你英文是不是超級好?有事拜托。”這樣的信息,不知道收到了多少,一開始的時候真的是不遺余力地幫忙。后來事情多了,忙不過來就選擇性幫忙。再后來,看到這種信息,我的內心有一種恐懼感,先看請求幫忙人的熟悉程度和幫忙需要付出的精力和時間,對于那些原本不熟悉,而且把別人的幫忙視為理所應當而不知感恩的人,我就直接刪除了。畢竟和這樣的人溝通,也很費精力。“道不同,不相為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