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那并不是愛情

-----------一些關于《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種種猜想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斯蒂芬·茨威格的代表作,一個著名的作家旅行歸來,意外收到一封陌生來信,寫信的人是一個不知名的女人,小說就是一封極盡纏綿凄婉的信。信里,女人向作家訴說了自己的一生,表露了自己對其執迷不悔的愛戀。女人在十三歲的時候遇到作家,心生愛戀,后來他們再度相遇,可是一直沒有認出她,而女人自愿委身并懷了他的孩子,她秘密生下孩子獨立撫養,最后的一次相遇,他還是沒有認出她,一夜纏綿后再次分手。后因孩子去世,女人才滿懷凄楚寫信給作家。

下面開始我對這篇小說的猜想之旅。

總體感覺這個女人是一個偏執狂,沉溺在一種極端的情感偏執中,活在自我封閉的孤獨世界里,她一生實際和作家相處的只有三個時段,剩下的生命和熱情僅靠著對作家的幻想支撐,投注到這場無奈絕望的感情征逐中。

她第一次見到他才十三歲,少不更事的花季少女,豆蔻年華。在作家還沒有住到她對面的時候,便“輾轉難眠,心里一直在想著”。一個十三歲的少女怎么會對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有這樣的癡想呢?結合作品中她此時的境況,母親是“寒酸的會計遺孀”,她是在一個缺少父愛,缺少男性關懷的環境里長大的;她們“深居簡出,沉默寡言,隱沒在小市民的窮酸氣中”“沒有門牌,沒有朋友”,甚至于對門的孩子只要一有機會,就找她麻煩,拿她出氣,由此可見,她的生活圈子是極其封閉和狹小的,生活里缺少愛的空氣供她呼吸,波瀾不驚,毫無生趣。所以當聽到“一位單身文靜的先生租了對面那間公寓”的消息,不亞于給麻木的肌肉注射了一劑興奮劑,給少女帶來了新鮮、好奇和刺激。我猜想她對作家一開始并不是有愛意的,只是如同縮在殼里的小蝸牛伸出觸角去觸碰外面的世界,只不過可能想通過新鄰居認識不同以往的新世界。另外,我們來看看她還沒有見到作家時在腦海里最初對作家模樣的勾畫吧:“一想到一個人能夠擁有那么多書,敬畏之心就不禁油然而生”“你可能是個戴老花鏡,蓄著長長白胡子的老先生,你的態度一定更為和藹”。外觀上,她認為是一個“白胡子的老先生”,感覺上,她認為他是讓人“敬畏”的,“和藹”的。一般來講,只有對長輩才會用這樣的詞眼,對于喜歡的人不應該是這樣的態度吧。所以我猜想起初對作家并無她所說的一開始就有像情人的深深愛戀,而是在缺少父愛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她有很強的戀父情結,渴望有來自男性的關懷和保護,給她安全感。如果作家真是位老先生,她還會愛上他么?

而后作家的出場亮相讓她和讀者都出乎意料:年輕、英俊瀟灑、身材修長、體態輕盈。此時女人對他所謂“雙重性格”的認識實際是吻合她內心需求的:有時他是熱血少年,有時他又是學問淵博的長者。一方面,情竇初開的少女希望接觸到同齡的男性伙伴,和他們一起玩耍;另一方面,是前面說過的戀父,這兩點的認識是和她的成長環境不可分的。可能也就是這樣,她便著了魔。但我堅持認為:親愛的,那并不是愛情。

其實是有機會的,女人有機會向他袒露愛意,現在且不去討論是否是愛情。我只是猜想萬一,萬一女人講出她的心聲,這顆多情的風流種子將是何反應。

第一次,女人搬走的前夜,她一心一意地想見他,和他說說話,為此,她大半夜趴在冰冷的地板上,結果他和另一個女人出現在樓梯口。看完那幾頁,我想每個人都能體會她在等待中的焦灼、期待、緊張和最后的無奈絕望。我替她著急:傻丫頭,干嘛不說呢?!可是說了又怎樣呢?我猜想即使她拿出積攢了一夜的勇氣去說明自己的心意,處處留情的作家也不過是這樣的反應吧:可能先是驚訝和詫異,但馬上還是用“只要見到女人就會變得特別溫柔”的眼神望著因寒冷和緊張瑟瑟發抖的少女,帶著滿臉勝券在握的表情和故作嚴肅的長者口吻勸說少女回家,我想他肯定是滿心得意的,他的生活中不乏女人環繞,再俘獲一個少女的芳心只不過是情場上意外收獲的戰利品,完全可以滿不在乎地遺棄。同時也可能因為他的社會地位和少女鄰居的身份勸說她回家,把她的表白當成是女孩青春期的癡心幻想。所以我認為就算她講出來也是枉然。

兩年后,女人回到原來的住處,每夜在作家的窗前或巷子口苦苦等待,好在這樣的等待是有結果的,第二次機會來臨---兩次“偶然”的邂逅,作家注意到她,但是女人很快發現“你根本不認得我,根本就想不起來你我之間有任何關聯”,雖然她清楚“這一次的邂逅只不過是你輝煌艷遇情史的小小記錄罷了”但還是心甘情愿委身于他,兩天三夜后他再次從她的生活中消失。我猜想,在他們相遇的晚上女人就將心事表露無遺,恐怕作家留給她的僅僅就是那一夜的回憶了。女人也清楚的很,作家“不愿在感情上做任何承諾,深怕干預別人的命運,只喜歡游戲人生,無牽無掛地過日子”,一旦她說出所有的秘密,只會嚇跑他。女人選擇了保持沉默,放棄了訴說心意的絕佳機會,和他相處的每一分一秒,只有狂喜、迷亂和令人痛心的快樂占據她的心,顧不得其他了。

最后一次,最后的機會,女人極度渴望被他認出來,但現在又由不得她了,有種種原因阻礙她將一切講出口。最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兒子,作家會坦然接受他們母子嗎?會承擔起做父親的責任,為另一個生命負責,為他的風流買單嗎?在女人那里,在讀者眼里,答案一定多是否定的。假如講出來,最好的收尾不過可能是作家認為女人借此訛詐他的錢財,給女人一筆錢,將這件麻煩事推開。另外一個原因是女人為了撫養兒子而賣身了,作家也認為她只是煙花女子,為了哪個晚上付錢給她,就如女人所講:“被你遺忘還不夠,還得遭受這樣的羞辱”。即使她極度渴望,可此時的景況由不得她了,她只得再一次忍受被他遺忘的命運。

最終的傾訴在女人生命結束之時到來,就算這樣,而她最安慰的卻還是“沒有連累到你,你美好光明的生活不會有一絲一毫的改變”。到這里,任何的猜想似乎都沒有意義了,只有一聲嘆息,為這個女人一生不知何謂的感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鍥子 蓉兒: 木子,第一次見面,你不是說過你沒男朋友,沒談過戀愛的嗎?怎么突然冒出個蘇以楊來啊? 蓉兒一臉迷茫的樣...
    穆念晴閱讀 689評論 2 19
  • 某些時候,我們只是太過想念從前的自己。
    魔寧閱讀 193評論 0 0
  • 2017-05-15 感謝貓叔、助理與剽悍一只貓內容組分享的剽悍晨讀:世界頂尖領導者的時間掌控術 時間都去哪兒了?...
    一粟于海閱讀 287評論 0 4
  • 1.網頁亂碼的問題是如何產生的?怎樣解決 亂碼產生的原因:頁面編輯后保存的編碼格式和瀏覽器解析文件時的編碼格式不一...
    泰格_R閱讀 420評論 0 0
  • 郭冬臨:一句話能成事兒,也能壞事兒”。 好多人似乎都曾有過這么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上一秒風花雪月,下一刻寢食難安或...
    小覷閱讀 29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