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感情都需要經(jīng)營,也許是時不時的一通電話,也許是周期性的一頓飯,也許是偶爾的一個驚喜,這些都能成為維系感情的紐帶。
長時間的失聯(lián),就會變成疏遠。距離隔的太遠,漸漸的會失去共同的語言,漸漸的會失去相處的耐心,漸漸的會失去共處的興趣,漸漸的會形同陌路。
感情,需要經(jīng)營,無論是友情、愛情、還是親情。
仔細想想,兒時多少一起擦鼻涕的玩伴,漸漸的成為了生命中的過客;多少覺得一輩子忘不掉的人,也漸漸的成為了記憶中的一個點;又有多少的父母與孩子從不相往來,變成了天人永隔。
但感情的處理,也不是一味的靠近就好的,需要保持距離。
感情,在維系的同時,也不能勒的太緊。
以前經(jīng)常聽媽媽說,她跟爸爸待在一起就會吵架,分開了又甚是想念。
后來在一個電視節(jié)目中,看到一對母子也這么描述他們之間的感情。
漸漸的長大,也漸漸的明白,原來情感的維系真的需要一定的距離。俗話說,距離產生美,實際上,這話用在感情上也是一樣的道理。
人與人離得太近,就會漸漸的放大彼此身上的缺點,從生活習慣到個人三觀。再好的兩個人也會有不一樣,再像的雙胞胎也不是一個人。缺點的放大,帶來的便是矛盾的累積,一次、兩次,甚至是十次二十次的摩擦,或許都能通過深厚的感情來抹平,但人的忍耐終歸是有限的,第十一次呢?第二十一次呢?第一百次呢?累積的結果自然就是爆發(fā),自然就是感情的消磨,甚至可能是反目成仇。
結果看上去驚人,可事情的起因可能僅僅是因為你喜歡吃肉而他是素食主義者,或是你熱愛陽光可他卻害怕日照。每當對立的情況發(fā)生的時候,總是以某一方的忍讓和退步來解決的,因為你們的親密不允許你們分開,不允許你們有各自不同的選擇。
就是因為太過親密,才不能在每次的沖突后都得到讓大家都滿意的結果。
也許這種感覺就像是可遠觀不可褻玩的美女,離近了便能看到她的毛孔,便能看到她的黑頭,便能看到她牙上卡的韭菜。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情,可以非常好,好到親密無間,好到無話不談。可時間長了,大家會在同一件是上因為代溝而產生不同的看法,然后就會發(fā)展成心生嫌隙……
情侶、伴侶之間的愛情,可以非常好,好到無遮無攔,好到合二為一??蓵r間長了,總會有一個人甚至是兩人都變的掌控欲望過強,另對方感到逼的太緊,呼吸困難。
兄弟、閨蜜之間的友情,可以非常好,好到同吃同住,好到共享一切??蓵r間長了,總會因為生活習慣或人生觀點的摩擦而產生矛盾,甚至產生仇恨。
所以感情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給各自一點空間,讓大家有選擇不同的權利,有選擇不同的機會,這是面對爭議最好的解決辦法。
感情來了,誰也擋不住,情到深處,不能自己,這些都是人之常情,這些都是人——作為群居動物的本能的反應。人類社會本就是通過各式各樣的感情構建起來的,這也是人與人之間維系關系的本質。
可每一段感情、每一段關系的維護都需要技巧與耐心。放縱自己一味地拉近距離,卻是會得到相反的效果??档略f過,自律即自由。放縱或是出于本能或是出于欲望,而自律是對欲望和生物本能的克制,使自己的行為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觀選擇,不被欲望束縛,這是一種自由。我們懂得對感情的釋放有所克制,才能讓感情更加的持久,讓自己感到更加的自由。
我們需要不斷地溫習每段感情,讓感情時時保鮮,不會讓其因為放的太久、放的太沉而變了質;我們也需要保持自己的耐心,不要急于一時的痛快,用均勻的強度來小心的呵護這段感情。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