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個人IP的道路上,我們有太多的事情要做,那到底該如何開始?如何順利開始第一步呢?
我的建議是:認清自我,專找不同。
不同,才是IP的核心。找到自己的與眾不同之處,將他運用到極致,這就是你闖蕩江湖的制勝法寶。
這個時代已經不是補齊短板就能獲得成功的年代了,一個團隊需要去不斷補短,使其在一個方面完美,這樣才能處于絕對優勢地位。
但個人品牌恰恰相反,我們沒必要成為一個面面俱到的完人。不是過難,就是時間成本太高。并且有時追求完美就意味著耽誤停滯,別讓完美害了我們。
優勢為王的年代,一個人只要將自己的不同發揮到極致,就可以獲得數倍的收益。企業也是如此。社會分工細化,很難再有像文化復興時期、民國時期那樣一個人就是各種家的名頭傍身了。
與其完美,不如不同。
我上篇文章中提到,畢加索是位個人IP打造高手。他的畫,我們是不是在眾多場景下都看到過,并且第一次看肯定也比較納悶:這樣丑的畫,怎么會成為藝術佳作呢?我們一邊在大呼不解,而另一邊卻將他的畫牢牢記住了。下次看到一定會第一時間認出,這是他的畫。
對,他的畫標志就是:“丑”+ 看不懂。
畢加索足夠奇葩,他的畫足夠不同,他做了件可謂空前絕后,獨樹一幟的事。
之前的畫家都是畫人的單個表情,一幅畫中呈現人物的一種情緒。
而他畫人物,將人物表面的樣子和心理真實情緒的樣子,合理的拼接混搭起來。你可以看到畫中人慈眉善目、和顏悅色的一面,也會看到他內心邪惡陰暗、張牙舞爪的一面。
這就是上帝視角。畢加索如此做大獲成功,因為太過不同,別人沒法不記住。同理以后越是看不懂的藝術作品,越不要早下定論,越要小心,有可能它就是傳世佳作。
畢加索獨辟蹊徑,這樣的方式,做到了不同,這樣他就合理的從眾多藝術家中跳脫出來,很顯然,他這樣做是明智的。他的故事還很豐富,后面繼續分析。
不同,在藝術圈被另外一個詞包裝出來:個人風格。觀察所有的大家,其實都在追求不同,并且將這種不同發揮到極致,成為自己的個人標簽。
遠的說,梵高也是如此,畫作很是不同,只可惜生前無人理解……
近的說,張藝謀每部電影都在求變;王菲注重鼻腔發音,獨特的唱法,讓她的嗓音成為空靈的代名詞;周杰倫的歌詞老是含糊不清,原本的無意之舉,后來刻意為之,反而成為他的一大標簽。
所有的不同,都是建立在認清自我的基礎上,并且請相信自己,你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一定有和別人不同的地方。你要做得就是找到它,并且合理的、刻意的去挖掘它,直到它變為自己的標簽。
具體我們該如何挖掘自己的不同?從哪些場景我們去找自己的差異化?又有哪些角度方法是我們可以借鑒的地方?或許有人大呼:不就是找不同嘛這太簡單,誰不知道?但真正能做到得又有幾人,具體是什么原因?
我們下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