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南朝的才子江淹,寫過不少散文、詩歌,被當時人們稱為“才子江郎。”后來江淹當了大官,忙于政務,就不怎么寫文章了。后來勉強寫出一點文章,但人們認為大不如以前。因此,人們都很惋惜的說:“江郎才盡了。”
自古悲憤出詩人,正如司馬遷說:“.西伯幽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髕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氐賢圣發憤之所作也。”大意是說,西伯侯因為被紂王幽禁所以才能寫出《周易》;孔子因為宣揚自己的學說,不被當時的統治者認可,退而著書寫出《春秋》;屈原因為被流放才寫出《離騷》;左丘明雖然失明,但寫出《國語》。孫臏因為被龐涓挖去膝蓋骨,才寫出《孫子兵法》;呂不韋因為被貶到蜀地,才寫出《呂氏春秋》;韓非子因為被囚禁在秦國才寫出《說難》、《孤憤》。好多著名的文章都是名人們在艱苦的環境下寫出來的。
也是古代文人大多都欠“貶”,不被貶幾次就寫不出什么好作品。陶淵明、李白、杜甫、蘇軾等等。古代文人在官場為什么總是失意,有的是懷才不遇,有的是文藝氣息太重不適合做官。好多小說也是那些落地書生寫的,比如吳承恩五十多歲猜得到一個貢生,但《西游記》光受好評。吳敬梓寫的《儒林外史》,對諷刺小說很有意義,但他本人也是名落孫山。還有蒲松齡,和他也差不多。博學多識的曹雪芹,也借《紅樓夢》說“無才可去補蒼天。”也難怪,仕途順利,官場得意的人每天不是忙于公務,就是費盡心思和人際關系打交道。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就那么多,在官場上費的心多了,在學問上費的心就少了,時間一長當然就寫不出東西了。所以寫好一部作品很簡單,有才,有時間,肯費心就足夠。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是唐代詩人張繼落榜后寫的《楓橋夜泊》,寫出了自己落榜的惆悵、失落。如今人們記住了張繼,記住了蘇州寒山寺。那些當時金榜題名的書生們,你們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