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 苗族醫養文化

圖片發自簡書App


苗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活動與疾病、傷害作斗爭的實踐中,積累了寶貴的醫療經驗。他們對致病因素、疾病診斷、治療及預防等都有較深刻的認識,在疾病分類和命名上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臨證處方用藥方面,有著許多的獨到之處,積累了豐富的醫療經驗,成為我國傳統醫藥寶庫的一部分。

苗醫藥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的苗族創造的醫藥理論與治療經驗,是我國傳統醫學。本書分苗醫藥形成發展簡史,苗醫基本理論,苗藥與配方,常見病診療等章節。供培訓苗醫藥人員使用。

圖片發自簡書App


苗族集中分布的廣大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這里山巒重疊,江河縱橫,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自然植被繁茂,植、動、礦物藥資源十分豐富,歷來是我國藥材主要產區。數千年來各兄弟民族在這些地區生息耕耘,并在與疾病作斗爭的漫長歷史中創造了豐富的醫藥理論知識和臨床經驗,成為我國傳統醫藥的組成部分。由于過去苗族無文字,所用藥物的種類、名稱及藥用經驗等僅靠口傳腦記,有的藥物或散載于漢文抄本及古本草中,因此無苗醫藥的專書著述。1949年之后,通過對苗族聚居地區的醫藥進行廣泛地調查、整理工作,苗族藥物開始載入全國或地方性的專著。

在貴州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省衛生廳和藥監局的領導下,貴州苗醫藥研究及苗藥產業化在二十多年中迅速發展,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

圖片發自簡書App


1.1 上世紀80年代

80年代初貴州省中醫研究所民族醫藥研究室成立,1984年全國第一次民族醫藥會議后,貴州在全省組織了較大規模的苗族醫藥調研。在苗族民間廣泛收集醫藥文化資料,如手抄本、地方志書及“口碑”流傳資料,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苗醫理法方藥資料,為苗醫藥學的研究和繼承工作奠定了基礎。

1.2 上世紀90年代

苗醫藥研究整理取得可喜成果,出版了《苗族醫藥學》等苗醫藥專著。苗藥制劑研究與開發步入黃金期,開發了近200個民族藥成方制劑,同時產生了一批苗藥企業。到現在貴州省具有苗藥企業70多家。苗藥產業開始起步,產值以每年20%遞增。

1.3 2007年以前

2002年貴州苗藥制劑154個品種上升為國家品種,2002年由于苗藥產業的快速發展,苗藥產業列為省重要支柱產業,政府每年投入1000萬元用于中藥、民族藥產業的研究。2004年苗醫藥理論系統研究列為重大科研項目, 2006年我校特色學科苗醫藥本科教育開始招生,

1.4 2011年前

苗醫專科建設及醫院得到較大發展,建立了10個苗醫專科,一個公辦的苗醫院。2008年苗醫藥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獲省科持成果二等獎),2009教育部 中藥、民族藥研發中心立項建設(貴陽醫學院)。大量國家和省級重大科技項目開展進行。

圖片發自簡書App


理論基礎

苗醫認為,毒、虧、傷、積、菌、蟲是導致人體生病的六種因素,簡稱六因。而六因歸根結底都要用產生毒害力的方式才能導致人體生病,所以苗醫素有“無毒不生病”之說。如常可遇到的風毒、冷毒、火毒、氣毒、水毒、鹽毒等。診斷疾病是通過把脈、聽聲、觀察顏色、詢問病情,用手觸、摸、扣、打、刮、按、搬、量等傳統方法,觀察人體皮膚的顏色,精神的變化,體溫、脈搏、呼吸、心跳、血壓、語音反射功能等方面的異常,觀察身體的汁水、尿液、血氣、病原體等致病物以及指紋、舌象、目色、鼻竅、咽喉、耳道、肛門、尿口、淋巴、筋骨皮肉的形態結構變化等。

采制方法

苗藥對采制有一定要求。植物藥在有效成分富足時采集。如根類藥宜在植株茂盛至翌年抽苗前采集,莖葉宜在生長旺期,花類宜在待放時,果實在初熟間,芽力求嬌嫩鮮美,皮類以漿汁富足為好,魚、蝦、蟲、獸要辨別真假,腐敗者不能入藥;礦物、金屬宜剔凈雜質。藥物制作包括一般加工、炮制、提煉、合成及劑型改革等。因此,在選藥配方時,在選藥上、用藥分量上、制作方法上以及服藥方式、禁忌事項等方面,都要注意發揚事物之間的良性關系,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主要品種

苗族聚居的山區藥物資源種類之多、產量之大、品質之好,是許多平壩地區所不能及。如:貴州主要出口的藥材七葉一枝花、茯苓、天麻、桔梗、半夏、南星、首烏、黃精、鉤藤、杜仲等,許多主產于幾個苗族聚居的自治州。僅茯苓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年產量就達7692.9公擔;黃柏年產量達6706公斤,吳萸達22.8公擔,桔梗年產量達171384公斤。僅天麻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年產量就達1萬公斤。其他產量大的藥材亦很多。從各地民間眾多的藥市盛況也可充分表現出苗藥資源的豐富性,有的藥市有大小攤位數十至數百個,上市各類野生(少數家種)鮮、干藥材幾十至幾百種。最常見的藥材如:各種血藤、鐵筷子、百金條、白龍須、藍布正、地星宿、果上葉、黑骨藤、飛龍掌血、草烏、大風藤、八爪金、淫羊藿、海金沙、透骨香、白及、金櫻子、徐長卿、仙鶴草、田基黃等等。另有部分珍稀品種如八角蓮、九月生、金鐵鎖、一支箭、仙桃草、穿山甲、和氣草、菌靈芝等在藥市上也偶有出售。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