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都認為我們付出工作得到工資,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并不認為我們是在出賣時間,更不相信我們會像苦力一樣靠出賣自己為生。? 冥冥中安慰自己,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有穩定的收入,這就滿足了,有的人收入還不錯,就更滿足了。
但是要想活得更好,或者是要想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停止成長是最可怕的。
成長指從不同的方面對自己進行進化,用植物來舉例,就是能長得更高、更大、更壯;用計算機比喻,就是不斷的更新系統,使自身處理能力更快,或者是存儲量更大,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
人的成長更是如此,如果不進步,對外界巨大的發展變化不適應,只是心里充滿著恐懼,然后縮進自己的小殼子里,直至終老。大多數人都做此選擇,但思想上并沒有清醒的認識。
人的一生只有自己對自己負責,旁的人沒有對你負責的義務。所以這就使我更加理解了,那些正在做事業的人或者是科學家,他們對于時間,珍惜到讓人驚訝的地步。
那些老科學家,他們衣著樸素,深居簡出,因為他們知道人生命中最寶貴的就是時間,其他任何一項外在的東西,都不能分散或者是浪費他們的每一分每一秒。深感幸運,讀了好多書之后,才能夠淺層次的理解到這層意思。
從字面理解財富自由就是擁有好多好多的錢,通過對李笑來專欄的學習,才深深的理解到,“個人財富自由”跟錢的關系不是很大。換句話說跟錢有關系,但不是決定性關系。“不用為了滿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時間了。”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財富自由”。
比如說,為了一頓飯,為了一輛車,為了一棟房子,拼出10年甚至20年的時間,付出時間和精力,來積攢更多的錢財進行換取。如果是這樣,即使擁有再多的房子,再多的金錢,其也沒實現真正的財富自由。因為他還是在為獲取更多的生活物品,而出售著自己的時間。
真正的財富自由就是,有足夠滋養自己和家人的物質基礎之后,賣什么也不要賣自己的時間了。可以出賣自己的技能,可以出賣自己的能力,可以出賣自己的知識……頭腦就是一個工廠,看你生產出來什么樣的東西,才能適應這個社會,才能夠對這個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我們開發自己的頭腦,努力去做想做的事情,當然這個過程有點痛苦。沒有痛苦,哪來收獲?沒有小苗的破土而出,哪來的茁壯成長?這個過程是必不可少的。
活了半輩子了,才稍微明白一些,現在自己有著穩定的工作,靠它能維持家庭的基本運轉。每天早出晚歸,把大量的時間投入到工作上面。在這個當中,選擇讓自己成長,切忌浪費時間,切忌浪費生命。
有些詞聽多了說爛了,并沒有理解其深層次的含義。比如說“賣命”這個詞,當你沒有能力讓自己擁有足夠的物質,超出別人消費水平的話,你就是無能的表現。相應來說,這也是一個見證,當自己的能力,確實沒有達到讓自己生活狀態變好的情況下,對自己,至少說是某一方面來說,也是一個警示,并且考察出我們的意識中無能的一面。明白這一點,就該認真面對。
在看專欄的留言的時候,我發現有些人,開始接觸新鮮事物的時候,他們就能進行深入的思考,他們的思維比別人深,理解能力比別人強一些,領悟力也很強。我是在反看第二遍的時候才有所感悟,為此很是汗顏自己的理解深度沒達到那一層,所以對專欄內容沒有完全理解到他所要表述的內在含義。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把所有的被動情緒摒棄,用積極的心態來迎接每一次閱讀挑戰,來吸收每一段文字帶給我的內在力量。使我真切去領悟去理解,盡自己所能一點一點的去剝外層見內核,不要摻雜太多的雜念在里面。做事能純而真,真的好美!
目前的領悟力就是這個狀態,他是如此的表現,隨著每天一點點的進展,不知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就是要走的踏實。
同樣一篇文章對不同的人會帶來不同的感受,有的人看見它就看見了一盞明燈,指引著自己朝著光明走去;有的人,雖然知道里面蘊含著巨大的寶藏,但就是在遠處觀望,就是不翻山越嶺得去挖掘。等到機會白白在身邊溜走,當別人將寶藏挖掘到手的時候,他就會慨嘆,那應該屬于我呀!因為是我先看到的。
讀文章也是如此,更好的專欄電腦的文章,讀了只是表面上去理解去看,沒有深層次的去理解,這個沒定,沒有什么區別。所以。要凈化自己所學的東西,做到少而精,深入地去研究,不要停留在表面,要真正的去琢磨、去想。第一篇文章知道,想到頭疼的時候,就是上道的感覺。很慚愧,開始的時候沒有把握住這個機會,但是現在從心里告誡自己,認真做不會錯的,堅持下去。畢竟以后的人生路,會好過一些。
(用心去寫,歡迎關注真十,一起感知文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