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世古代字畫魚龍混雜、直偽雜糅,對每一個收藏、購買者來說,首要的問題就是如何鑒定古代字畫辨別真偽。
一、古代字畫印章
“一字二畫三印章”,這是鑒定一張古代字畫的次序。一張古代字畫往往有許多印章,有作者加的印,有收藏者加的收藏印,有鑒賞家加的鑒賞印等。通過印章,可以考察一位書畫家的別號、字號、生年、行第、鄉里籍、家第、仕途經歷、癖好志趣,還能了解這件書畫的流傳經過,印章為書畫鑒定提供了重要的輔證。
二、古代字畫題跋
古代字畫的題跋有三類:作者的題跋,同代人的題跋和后人的題跋。最多的是為了說明這件作品的創作過程、收藏關系,或考證它的真、表揚它的美,于是有許多作品仗著題跋而增加了后人對它的信任。但是,古代字畫中既有偽作,題跋方面也同樣有多種的作偽情況。如真畫配上假的題跋,假的古代字畫配上真的題跋,各種各樣的題跋作偽在鑒定實踐中也是屢見不鮮的。因此,對作品的題跋要作具體分析,尤其是后人題跋對書畫鑒定能起多大作用更要據具體情況分析。
題跋對古代字畫鑒定是不是可信,還要看題跋者的水平。如乾隆皇帝弘歷的鑒定能力差,但好在許多古代字畫作品上寫字,妄加評說,將真跡當成偽品,而將偽品說成是真品。如元代黃公望的真本和偽本,他就弄顛倒了。董其昌經眼過的書畫名跡也很多,但在品評上不嚴厲,其題跋也不能令信。而文徵明的題跋就較為可信,因他工書善畫,鑒別能力高,態度比較認真。
三、古代字畫用紙和絹
傳統中國古代字畫一般寫畫在紙絹上,所以,熟悉紙絹的時代特點,對于鑒定中國古代字畫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各個時代的絹和紙在質地和工藝上各有特點。前代的紙、絹后人雖能在一定時期內利用,但后代的紙、絹前代人是絕對利用不到的。摸清各個時代紙、絹的特點,至少可以排除用后代紙絹偽造前代書畫的那些贗品。
此外,書畫家采用的紙或絹,與他的寫畫習慣、表現技巧等有連帶關系。不同的紙絹有不同的特點,在不同的紙、絹上寫畫,會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一般說來,設色工筆畫用絹較多,水墨寫意畫用紙較多。唐五代以前繪畫,幾乎都是絹本的。宋代以后,開創和發展了水墨寫意畫,紙本就漸興起來。元代高克恭、郭界、方從義等人的作品,題材多為水墨云山,故多用紙本。而李等雙鉤填色所用絹本能取得更好的藝術效果,故用絹本。
四、古代字畫著作和裝潢
中國古代字畫十分重視裝裱,各個時代裝裱風格及質料各有特點。古代字畫展子虔《游春圖》是公認的真跡,但畫上無款,隋代又無第二件卷軸畫傳世,缺少可資比較的材料。個人風格更無從印證。故此畫的鑒定只能靠題跋、收藏著錄和裝潢。該畫卷首有宋徽宗趙佶題鑒,又是“宣和裝”,幾項輔助依據為鑒定提供了有力佐證,而裝潢正是其中之一。
中國古代字畫,歷史悠久,是舉世矚目的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歷代流傳下來的書畫作品,雖為薄紙一張,但其價值昂貴。為了牟取暴利,歷史上不少畫家和古董商人按聞名畫家的名聲和墨跡進行造假,遠在南北朝時期,我國的摹拓書畫的技術就已相當成熟,有些古代字畫已達到真偽難辨的地步。
北京翰海專家、故宮博物院等專家領導走進安徽古鈺齋開展鑒寶活動。挑選民間優質藏品,免費推薦至國內一線拍行、私人推薦、參加競買會,所有藏品均能放心出手。
詳情咨詢及微信:1 3 2 8 5 6 9 3 3 4 9
尋寶范圍:書畫、瓷器、翡翠玉器、雜項、文房四寶、紫砂、田黃、瓷板畫、雞血石、奇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