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在邊陲的小鎮,經營一間書吧。
書吧傍山而建,門前是蜿蜒穿過小鎮的叮咚泉水,垂柳拂過屋檐,門前的風鈴便發出“叮鈴鈴”的輕快樂聲。
小鎮一年四季溫度適宜,我每天清晨穿著波西米亞拖地長裙,在微風中搖曳到鎮子西邊的花市,買回帶有露珠的鮮花,搭配一大束,插在靠窗的大花瓶里。
書吧里層層落落著木質臺階,兩邊書架上全是我精心挑選的書籍。你可以拾級而上,透過巨大的落地玻璃窗,觀摩整個小鎮的景色,也可以隨意地坐在臺階上,或者躺在搖椅上,品一杯茶,看一本書。
我的書吧不算有名,但總有旅客慕名而來,看書、看人、觀景、品茶。我心情好的時候,也會親自烘焙糕點,調制花漾咖啡。
有人愛極我的咖啡,不過有無口福,全看緣分。
像我這樣的單身女子,在這樣充滿藝術氣息的小鎮經營者這樣一間小資調調的書吧,在人們看來就是等待艷遇。他們都說我是像風一樣的女子。來的人多了,不斷有人與我調情,甚至有人為了我在小鎮定居,每天到我的書吧守候我的咖啡。
這種時候,我總是無奈的笑笑,繼續看書,或者碼字,或者發呆。我不擅與人交際,也不想回應那些曖昧的挑逗。
所以我的書吧并不盈利,甚至有的時候,還需要靠著碼字賺錢補貼。不過我也不在乎,我每天享受這最自由的時光,守著書吧,靜靜地等待一個人。
2.
十多年前,大學二年級。我獨自一人,背包旅行。我漫無目的地從一個城市坐車到另一個城市,喜歡的時候就停下來看風景,不喜歡的時候就繼續坐車前行。
就在我感到疲憊不堪,想要回程的時候,想不到無窮盡的盤山公路盡頭,座落著一座婉約的小鎮。只那么一眼,我就被深深的吸引。我毫不猶豫地跳下長途客車,站在她的面前。
小鎮傾斜座落在山坡上,坡頂是小鎮的吉祥建筑“虛實塔”——她外觀四層,實則五層,塔身巨大,俯瞰著小鎮。順坡而下,小鎮成階梯式分布,各級階梯上是風格不同的建筑,讓我想到那座遙遠的空中花園。坡底,圍繞著多年以前的小集市,錯落著幾條寬窄不一的巷子。小鎮很小,方圓不足十里,房屋緊湊,小巷蜿蜒,穿越其間,卻絲毫沒有擁擠的感覺。虛實塔側,一灣清泉噴涌而出,化為無數支流,融入小鎮,每條小巷都有泉水相伴。你走到哪,她們就跟到哪。據說每年開春,泉水流量會加大,漫過小鎮的街巷,把小鎮沖刷得干干凈凈。
踏著花紋斑駁的青石板,仿佛踩著歷史的滄桑。然而小城的氣氛卻不是荒涼,處處洋溢著欣欣向榮。在一個街角轉彎,從一個巷子竄出,總有無數的神秘和驚喜等著你。帶著歷史烙印的房屋中,陳列著各式各樣的藝術品,帶著虔誠眼神的人們穿梭其間,發現“珍寶”的幸福充盈耳際。
“柳含煙”,我正準備跳進一間手工木刻店,突然有人大叫我的名字。
回首張望,是我從北京西站出發坐火車時下鋪的那個男生。漫長的旅途,我們相談投契,直到貴州才分道揚鑣。
“佟青?”
他仿佛看出我的疑惑,得意地眨眼!原來要去黃果樹的他,也經不起誘惑,看見小鎮的照片就轉道來了。他已經逗留兩天了,卻仍然依依不舍,安逸而舒適的情調,時不時偶遇驚喜的歡樂,讓這個內心充滿小資情調的大男孩,樂不思蜀。
“每天都有不同的感覺”,喜悅不加掩飾的流出眼睛,充溢著他幸福的臉。看著他清瘦的臉上揚起的笑意,我都不自覺的感到幸福起來!
我們便一起走進那家木刻店,墻上掛滿了彩色的、原木色的木刻。主人是個時尚的藝術人,正專心刻著一幅“傣女擔水”圖。在這里,你可以定做你想要的木刻,也可以隨心所欲的自己動手雕刻。木刻都沒有標價,只要你懂得欣賞,隨意出個價錢,主人都會很歡欣的讓你拿走。
佟青是學畫畫的,立刻與主人聊得很投契。我在一邊努力學習雕木刻,因為缺少藝術細胞,最終只得到一幅“陽光下的小屋”,被佟青取笑了一番。善意的主人送給我一幅“小鎮風景”的黑炭木刻,細致描繪了小鎮的獨有景致,讓我無比振奮。
我們在密密麻麻的房屋間穿梭,搜尋一家聞名的衣飾店——古城新韻。它躲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終于找到它時已近黃昏,卻依然顧客盈門。這里以當地典型的民族服飾為主,現場制作各式服裝。主人的多才多藝自不在話下,她精湛的縫紉技術更是讓人嘆為觀止。然而主人絲毫不肯張揚,她細心的為每一位顧客設計式樣,裁剪縫合。排隊等到我們的時候,已經快八點。主人嫻熟的為我和佟青勾勒了一套情侶秋裝的草圖,屬于休閑類別,翻折的荷葉袖邊長袖帶有民族特色,又不失前衛風格,正是都市時尚青年們喜愛的,。我有些害羞,想向主人表明我和佟青只是旅行的同伴,卻又被設計圖深深迷惑,只能紅著臉看著佟青毫不猶豫付了錢,約定第二天來取。
走出衣飾店,已經入夜。每家屋前都掛了燈籠,映著各色屋頂,把小鎮籠罩在溫馨的夜幕中。小巷邊,泉水旁,坐滿了閑暇聽曲的人。我們停在一家餐廳前,品嘗著當地粑粑和新上市的茶葉。垂柳依依,涼爽了空氣和我們的浮躁。
安靜的小鎮,默默的傳承著千年的文化,接納著外來的藝術,東西方文明的碰撞與交融在這兒得到了見證和升華。沒有人去刻意追求,文化在這兒只因一種“欣賞”而植根。所以它是無比包容的,與世無爭的。
佟青看著我的眼睛,柔柔的說:“我最向往的就是這種氛圍,這里的安寧和包容,帶給我無盡的享受和靈感”。
我知道,這也是我一直向往的。在那一刻,我們讀懂了彼此,讀懂了這個小鎮。
眼前忽然漂過燭火,原來是許下美好愿望的人們放的蓮花燈。蓮花載著夢想,順水而流,搖曳生輝,點亮小城的星空,點燃每個人心中的希望。
“走,咱也去放蓮花燈!把美好的愿望都留下來!”佟青興奮的拉著我向河邊跑去,快樂得像個不諳世事的孩子。望著寫上了我們兩個人名字的荷花燈,我看到河水中我若隱若現的倒影,從眼睛到嘴角,都是笑容。
接下來的日子,過得清新而簡單。一大早,佟青和我就出門了。佟青說晨曦中的小鎮別有韻味,乘著清晨人不多,多拍些照片,完成一些速寫。朦朦的晨光中,小鎮出奇的寧靜。斜坐在小橋邊,我安靜地看書,佟青就坐在不遠處,以這一切為藍圖,涂涂抹抹。之后我們手牽著手,漫步在深邃的小巷中,仿佛走過生生世世。
佟青真的是一個有著極高天份的和藝術細胞的人,他的照片與速寫捕捉著小鎮的每一個細節,生動而美麗。幾天下來,快壓滿了行李箱,沒有一張重復的景致,卻仍然寫不盡小鎮的風韻。
看著他又完成了一副素描,靠在他的肩膀上,突然前所未有的想與他如此長相廝守。但我無法開口,我知道佟青出身名門,他的父母為他安排好了一條走向最高藝術殿堂的路。
挽著佟青的胳膊,我裝作不經意的說:“十年后我們來這兒開一間畫廊吧,就在那個小橋邊上,垂柳拂面,閣樓里可以聽到泉水叮咚響的地方”。雖然是玩笑話,我卻無比期待他的回應。“好,就叫它飛魚的眼淚!”他重重的握住了我的手。我知道這是他的真心話。于是,我們每晚都去放兩朵蓮花燈,祈禱這個夢想能夠實現。
當我們不得不離開的時候,下起了大雨,小鎮被包圍在一片茫茫之中。我的眼睛很朦朧,看不清小鎮的顏色。我想自己大概是迷戀上了小鎮。
3.
回到喧鬧的都市,汽笛、爭吵不絕于耳,卻無法侵染我心底那片寧靜。我和佟青常常聊起小鎮,規劃我們的畫廊。我無比的期待著再回到小鎮去。小鎮的屋,小鎮的水,小鎮的畫,是我夢中的世外桃源。
三年后,佟青遠赴法國求學。我們每天打越洋電話。他非常努力的修煉,以便將來能有一間主題畫廊。
大學畢業,我跑到中國最繁華的城市打工,在這個喧囂的城市,我辛勤工作,積累財富。
終于在三十歲那年,我辭去了工作,重新踏上小鎮。越來越多的人慕名來到這里,有的匆匆來去,有的受到誘惑定居下來。
小鎮熱鬧繁華了很多,我幾經周折,找到一間寧靜能聽到泉水的鋪面,開了一間書吧。書吧由我和佟青共同設計,我親自裝修。吧臺后面,掛著佟青當年為小鎮創作的巨幅水彩。
佟青開始在藝術界嶄露頭角,歸國的日期一再推遲。
慢慢地他不斷受到媒體的追捧,甚至開始傳出緋聞。看著電腦屏幕上如花的青春美顏,我的內心微微一痛。
閨中密友勸我早點放棄,“三十五歲,可是高齡產婦!”剛當媽媽的閨蜜,渾身散發著母性的光輝。“不過,有娃意味著柴米油鹽,風塵仆仆,再沒有你這些個琴棋書畫的風雅,有時候我也是羨慕你的。”
羨慕我不在乎世人的眼光,躲在邊遠的小鎮,愜意的生活。
我微微一笑。是的,我并不在意別人的說法,不在意別人的眼光。我只相信我的內心。
我烹了一壺普洱,坐在窗前,開始發呆。
小鎮熙熙攘攘人來人往,入夜后卻歸于寧靜。我按下遙控,屋頂的遮光板緩緩打開,今夜月色迷人,漫天繁星閃耀。
躺在木地板上,我的眼睛有點迷蒙,不知是霧氣還是淚水。
手機響了,我隨手接過。“佟青,今夜月色真美”。
“我愛你,含煙。“他的聲音清朗,一如從前。
小鎮的喧鬧和寧靜是渾然交織的,只要你愿意,自然能在其中尋找到平衡,享受這份小資和愜意。
我的心越來越平和寧靜,我不知道將來會怎么樣,我始終相信某一天,沐浴著晨曦的陽光,他會出現在這里,那時與小鎮唯一的書吧比鄰而居的,是一間個人畫廊,名叫“飛魚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