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害怕時間不停流逝,而自己卻無所事事。你要問我怎樣才不叫無所事事,我只能說那是一種讓你覺得生命的歷程“時有所值”的感受。
2017年11月14日 ? ? ? ? ? ? ? ? ?星期一 ? ? ? ? ? ?晴天
不同的人對“價值”總有不同的判斷標準,什么叫“時有所值”,全憑自己的價值判斷標準。“我”有“大我”和“小我”,價值判斷也無關乎英雄主義或是明哲保身。
三十歲的臨界點,我害怕的有點多。
害怕自己的生命虛度,害怕成不了一個稱職的妻子和母親,害怕面對父母的日漸年邁,害怕這個時代驚人的變化速度,害怕辜負了一眾與我相關的人。
今天又一次去到我的母校,路過曾經住過的宿舍樓,走進新裝修的食堂。
十年前那個承載著我們青春起點的單元樓可能由于光線的原因,看起來也有點舊了,校園里多了很多時髦的小店,裝修和氛圍充滿了小資的情調。我還發現了很溫馨的書店,暖色的落地燈配著木質的小圓桌,椅子上還準備了舒適的靠墊,如果不是任務在身,我真想坐進去,感受一下那個空間的時光。
十年前,我們是沒有這么小資的環境的。校園里的兩個書店,真的就是賣書的小店,多半是與考試和考證有關的參考書,誰也不會在里面待很長時間,找到自己要買的,付了錢就帶到自習室或者圖書館去學了。咖啡配著輕柔的音樂,進入現在的書店,時間突然就慢下來了。
大學的時光總是很悠閑的,食堂里青春主題的餐廳,重新裝修一新,各種文藝小清新的裝飾讓我都不好意思再稱它為食堂,還是主題餐廳來的優雅一些,也更能配得上它看起來的樣子。
在這個主題餐廳再也不是急匆匆打了飯就走,或是隨便找個位置坐下來以最快的速度離開這個嘈雜的環境,還能盡量少沾染食堂特有的飯味。我總對冬天從食堂出來時,羽絨服上一身的飯味記憶深刻,回到宿舍就會趕緊脫下來晾到陽臺上去去味。
到主題餐廳吃飯,兩個同學,或者一對情侶,選擇一個有舒服靠椅的位置,坐下來慢慢吃,飯菜好像也比原來好看了很多,無論味道如何,賣相總得能配得上餐廳的裝修才是。
我一頓飯吃完,對面比我來得早的兩個女同學還在細嚼慢咽,倆人一人盯著一個手機,估計她們看的不是相同的節目。全程無交流,我很懷疑她們知不知道自己吃的飯是什么味的?
不知道她們一頓飯吃了多久,反正學校的時光總是很悠閑的,也許吃飯完回到宿舍還是一樣的節目,反正下午也沒課,還是得找打發時間的節目。
雖然沒有現在那么小資的環境,不可否認,我的大學過的跟她們一樣悠閑。甚至悠閑地讓自己恐慌。只是那個時候的自己像是掉進了一個漩渦,在空虛無聊中越陷越深,想掙扎著改變,最終卻陷得更深。
反而是現在,工作、家庭、孩子再加上一些瑣事,再也很難找到悠閑的時光,只能享受在一項項任務清單后面打鉤的瞬間滿足感。但是相較于悠閑的大學時光,我更想要現在的狀態。
我想對那兩個女生說些什么,最終只能欲言又止,有些日子注定是要經歷了才能理解。大學里悠閑的美好時光,我無權干涉別人賦予它的價值。
只是回想那些日子,對比現在,我不由地想要感嘆:生命有不能承受之重,也一樣有不能承受之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