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自行車有一條鏈鎖一直沒用,就扔在車筐里了。現在有了新的自行車的時候我就想用了,結果發現,幾個月的風吹日曬雨淋,鎖里面都銹住了,擰了半天還是沒有擰開。這鎖等于是廢了,于是我需要再跑一趟再花一筆錢買一個新的。
這事讓我想起了一個詞——珍惜感。
從小到大,我對于物品對于人,好像是少了那么一點珍惜感。
老姨夫說他的手機永遠都是輕拿輕放,我,進家把手機往床上一扔,讓它空中滑翔床上滑行一下。記得第一個諾基亞手機摔到地上有數的是17次,之后我就再沒有數過了。
讀研時候,電腦一直放在桌子上,有時候幾本書或者什么袋子就順手放在了電腦上,大樂看到時候說,就這樣直接放在電腦上面嗎?
通常,我都會說,哎,無所謂啊,大不了再換一個嘛。
原來這樣,我的物品壽命就會比別人的短,我更換物品的時間就會比別人短,那么我買新東西花費的時間與金錢就會比別人多。
因此想起了之前在知乎看過的一個問題,就是大概為什么會有婚姻破裂?那條回答我點了贊還存到印象筆記里,回答就是有關珍惜感。
過去,電視網絡中看到、聽到朋友說的現實生活某人怎樣怎樣不好,我都會說“這樣的干嘛還留著,這樣的干嘛還要在一起,分了好了,拜拜得了”那會我的邏輯就是——“行,留下;不行,滾。”——如此簡單粗暴。哈哈。就沒有中間修修補補的過程,只有換這一個方法。
總有頓悟的時刻,對待物品和感情這種隨隨便便的態度。有時候“再換一個”不是解決問題最好最省時省錢的方式。你隨便,身邊的人事物就會隔三差五地出狀況,影響你的心情,浪費你的時間,花費你的金錢。而這些,本身都是可以避免的,不用發生的。
維系著一段關系的穩定和長久,維持一件物品的使用壽命和質量,需要珍惜和認真地給予時間,給予心思,給予小心翼翼的呵護。
珍惜感——輕拿輕放我的手機,經常擦拭電腦,耐心等不隨便強制關機,好好疊衣服掛起來;座位上坐久了站起來走走,不一直抱著手機,12點之前必須睡覺;跟媽媽好好說話,給老的小的買點東西,未知的以后對未知的某人少發脾氣——從這些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