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蘇州 | 流光溢彩江南金銀

流光溢彩江南金銀

蘇州之行D6,金色江南。

話說上次去蘇州博物館,來去匆匆,樓上和樓下的展覽都還沒有看。想來總覺得像是漏掉了什么似的。于是我和菠蘿決定再去一次蘇博,就當是補課了??。

蘇博正在舉辦“金色江南 ? 宋元明清江南地區(qū)藏金銀器展”(4.29-7.20)。看了看告示牌上閃閃發(fā)光的金器,我們決定今天的補課就從這里開始~

金色江南展廳(流蘇下垂,配合燈光,整個展廳都籠罩在金閃閃的氣氛中)

前言介紹說,本次展覽得到了6家博物館鼎力支持(南京博物院、安徽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館、江陰博物館、江寧博物館、常州市武進區(qū)博物館),才得以將百件文物展出于此…

如果不是恰好在這個時間點里再回蘇博一次,豈不是就錯過了?沒有錯過好幸運?~

細細瀏覽之后,我和菠蘿感慨,每一件金銀器都流光溢彩,無與倫比。金銀器搭配富有解說性的名字和文物簡介,簡直讓人浮想聯(lián)翩。忽然感覺,文物的取名也是藝術(shù)呢。

北宋? ? 銀鎏金麟鳳紋香薰(第一件看到的金銀器)

菠蘿逐一看過去,而我在忙于給金銀器拍照。直到停下來回看照片,才感覺到自己在觀賞文物時或許存在些許誤區(qū)。

拍照的時候,相機擋在文物前,對文物進行了全面記錄與觀察,于是我安下心來走馬觀花。可實際上文物不同于照片,它展示在空間中,包含了照片無法提供的各種視角以及更多細節(jié)。

南宋? ? 銀釦金梅紋花口盞(陸游的朋友張同之家里的碗)

就像這個金梅花碗,視線的高低也會帶來不同的觀感體驗。如果執(zhí)著于拍照,將它定格在一張圖片里,那么這些觀感就容易錯過了。拍照只是記錄的一種方式,并不能代替真實的觀察。

雖然這么想,我還是沒有放下相機,只是在拍照之后又留心觀察了一會兒,希望這樣可以和文物更親近吧??。

很快我被一件金器吸引住,它的造型獨特,雖然幾顆珠寶消失不見,卻也無法掩蓋它的美麗。

明? ? 金鑲寶嘎嗚式掛件

據(jù)說它可以開合。在明清時期,人們常常在里面放上小佛像、經(jīng)文或舍利子,用它護身、減業(yè)、增長修行。

展廳里人不多,大家都安安靜靜的對著文物仔細端詳。我偶然瞥見一對情侶笑容滿面,十分開心的樣子。再看向其他人,發(fā)現(xiàn)他們也面帶微笑。果然金燦燦的物件可以增加幸福感吧。想起有些鳥兒也喜歡收藏亮晶晶的東西,忽然覺得在喜歡美麗的事物這點上,人??和鳥??都大同小異~

正胡思亂想間,又被另一個金銀器吸引了注意。這真是讓人驚嘆的一件作品。初次見它,就覺得它與蘇博的鎮(zhèn)館之寶真珠舍利寶幢有些相似。

清? ? 銀鎏金曼陀羅?

原來這件藏品名叫銀鎏金曼陀羅。雖然它也描畫了須彌山、須彌海與天帝的居所,與真珠舍利寶幢寓意相似,但用料和工藝卻完全不同。我站在這里觀看了許久,銀鎏金曼陀羅實在是有一種魅力,讓人移不開視線??。

清? ? 銀鍍金點翠項圈鎖

據(jù)說項圈與長命鎖是清朝男孩女孩兒們流行的飾物,我看了看尺寸,估算了一下重量,這還只是項圈和鎖。如果全身都搭配這樣的金銀飾,又會有多重呢?

走走停停,看了不少文物,可惜在文章里放不下這么多照片,只好選些印象深刻的發(fā)出來。

明? ? 漆紗珠翠慶云冠
明? ? 嵌寶石金頭面一套
明? ? 金鑲寶蓮花冠
明? ? 金累絲鳳簪
明? ? 金鑲寶蝶趕菊耳環(huán)
清? ? 金鑲寶帽頂? ? 金帽頂
清? ? 金如意簪一組
清? ? 銀點翠牡丹梅花雙喜簪

逛了一圈下來,收獲了很多藏品的美照,即使看看也心生滿足。宋元明清時期,江南地區(qū)的繁華可見一斑。想起前言中看到,蘇博館長陳先生所說:“若此期展覽能作為燭照幽微的一束光芒,使我們略略窺見江南之奢華舊景,即足矣。”

蘇州博物館,果然不虛此行??。

寫于 2016年12月10日

下篇《怡園螺髻亭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