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看見昨天騰訊推送的新聞《新人結婚被堵高速上,為不錯過吉時在隧道辦婚禮》的發生地是在安康,我想今生我都不會再憶起安、康之間的故事。 *
十七歲,對于安和康來說,都是太美麗而又太容易蒼老的年齡。或許瘋狂的高二,就要迎來緊張的高三,讓安的心始終是不安的。
春末夏初,安迷上了安妮寶貝,迷上了失眠。安會在一家人都睡熟后,攪一杯濃濃的雀巢咖啡,輕聲地拖著拖鞋,輕掩書房的門,在電腦屏幕前,陪安妮一起傷感。
康是個智商平平、相貌不平平的孩子,很努力地學習,很努力地對安好,可安拒絕康的好,留給康的總是長長的冷冷的背影,一如安的網名“肅嚴”,沒有“寒”字,沒有“酷”字,卻足夠冰冷的一個名字。
安,名列前茅的成績開始下滑。上課時,她總是坐到最后一排,在好友的心疼聲中模模糊糊地睡去。
如果喜歡她,請給她自由。康開始學著放棄,在明亮的燈光下,咀嚼自己的痛苦,在紙上一遍一遍寫著安的名字。
咖啡的濃香,還是抵不住心底的荒涼。下課后,安,一次次,一個人去那座深得恐怖的山,但熟悉讓她從未迷失在山中。而她卻是渴望這樣的迷失的。
學校的板報,總是一派烏煙。安說:現代孩子的平庸,從他們的視覺感官開始。又路過了學校板報,烏煙中,讓安強烈地想起那個干凈的孩子,康。只是想,無關喜歡。于是,五月的一天,安在板報的左下角寫了一行小字:康,我在山上。
放學了,安依然一個人去了山上。快到山頂時,安停下來,看天色一點點地變暗、變黑,她突然不想回家,想讓黑暗守候著,重生,或是消失。安還是爬到了山頂,她不愿在黑暗完全降臨時失去“一覽眾山小”的機會。
安,看到了康。山間的風把康的衣服吹得鼓鼓的,康的眼潮潮的,直愣愣地看著安,一動不動。
“康,你為什么會來?你為什么要來?”安拽著康的衣角,抽泣著問他。康始終不語,沉默如山間千年的古松。
“康,抱我,可以嗎?”安的心一片混亂,孤寂、絕望,使她覺得自己下一秒就會死掉。
康上前一步,緊緊抱住安……
安覺得安全,覺得這種依靠才讓她有繼續生存的勇氣……
記得,那是壬午年陰歷四月。
后記
來年的夏至,康死了。
九月,安去了一座荒涼、寒冷的城市。
圣誕節,好友說,在網上遇見康了。安說,那不是康,康是那個在紙上一遍一遍寫著安的名字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