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欲是寫作的最強動機

今天我學習了第二節寫作課《為什么我沒有表達欲望?》,劉老師說到一個觀點:表達欲是寫作的源頭活水。這個觀點讓我茅塞頓開,我之前覺得很多人不想寫作是因為自己寫不好或者不會寫,從未想過表達欲這一層面。劉老師舉的幾個例子,也讓我意識到如果當我們有著強烈的表達欲時,我們必須要發表我們的言論時,我們必然會盡全力去表達出來。然而,在這個時代,我們大多數人的表達欲都漸漸澆滅,成為了“不敢說、不愿說、不想說”的“老實人”。所以我結合老師上課講的內容和自己的一些想法,思考出了以下三個原因。


過去的寫作是任務要求

因為以前寫作都是老師布置題目或者考試要求寫,一直都是這樣,潛意識對寫作的印象就是一種硬性的任務,而且對寫作都是別人出題我來寫,而現在沒有老師布置任務也不需要考試了,自然而然就不會主動地去尋找東西寫也不知道寫什么,更不知道為什么我們需要寫作了,表達的欲望自然很低。


對寫作產生恐懼心理

我們從小學開始就寫作了,但寫作總與任務考試聯系在一起,而且會給你的文章分個三六九等,老師也總用他們傳統的標準來評價甚至要求你的作文,例如要有好詞好句,內容情節要跌宕起伏等才是好作文??墒遣⒉皇撬械娜硕寄苓_到這個層次,在這樣的分數對比以及批評的打擊下,對寫作信心逐漸減弱,甚至對寫作會產生恐懼的心理,覺得自己就是寫不好。那么根據心理學知識,我們也知道,一個人對一件事越恐懼就越會逃避。


把寫作神圣化

我們經常把寫作當成是一件非常正式高大上的事情,把寫作神圣化。我們覺得要寫一篇文章前要大費周章,首先要搜集好相關的資料,準備好相應的素材,紙和筆要放好,要有一個安靜的環境,這樣才能才是寫作。有很多人還認為寫很多字才算是寫作,例如寫一篇引經據典的議論文或者一篇情節精彩的小說是寫作,而如果僅僅是寫下自己幾十個字的心情或者記錄一下自己的感悟就不是寫作。其實寫作并不需要這么形式,也沒有這么多條條框框。真正的寫作不在乎場合,也不關乎字數。你今天很高興發了一條朋友圈這是寫作,你今天義憤填膺地寫下了一篇新聞評論同樣是寫作。我們就是經常認為寫作高大上很麻煩所以也不想去寫,表達的欲望自然而然就被澆滅。


表達欲望是我們出生就具備的,是我們的一種原動力,而這種原動力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慢慢消失,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平時簡單的練習來慢慢地找回這種原動力,返璞歸真,找到最初的純真。因為我也是一個挺不喜歡寫作的人,但是我想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所以我需要放下所有的包袱和壓力,從最簡單的做起。我會按照老師介紹的自由寫作的方法來慢慢練習,丟下顧慮,把自己內心想說的話都寫下來,找回自己的表達欲。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