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是姐姐的一周年祭日。
我和老爸、二哥二嫂開一輛車去了太倉,那個叫做新友村的地方。
在路上走著,收到二哥女兒的信息,新婚一年多的侄女和她老公也說要去,只是不太熟悉路況。
于是一直連線告訴她們怎么走。
然后在到達新友村的一個轉彎的路口,我們會合,一起開車進姐姐的家門。
我抱著一束白色加黃色的百合花,這是要送給姐姐的花,相信她一定會很喜歡吧!
走進屋子,沒來得及跟姐夫打招呼,我先來到了姐姐的靈臺前,對著她的相片說:姐姐,我來看你了,一年了,你好嗎?
姐姐在相片里笑意盈盈,臉兒圓圓的,沒有一年前看見的那么瘦弱憔悴,想必現在的她過得不錯吧?!
應該是的。
為她點了三支清香,帶著香味兒的百合花陪伴在她面前,又跟她說了些體己話,便去了她房間,這里,現在己經是空蕩蕩的,放了些雜物,不禁有些悵然~
按照江南鄉間的風俗,姐姐的骨灰要放在家里整三年,三年后才會落土下葬,所以今年的一周年,只是她的子女和我們娘家人來祭奠她,也沒有隆重的儀式,燒一桌菜,放上幾個酒杯筷子,然后在桌子前面焚香化紙、祭拜磕頭。
大哥也來了,從海門過來,由于長途車到不了鄉間,于是,姐姐的兒子兒媳一起去鎮上把他接了家來。
姐姐的兒子不是親生的,但從小被姐姐養大,感情也象親母子一般,兒媳婦煙臺人,也才結婚不久,長得人高馬大,很能干,小夫妻倆在昆山工作,家也安在了昆山,平時忙于工作,也很少回來。
姐夫現在一個人生活,他在原先種稻米的地里開了幾個漁溏,養蟹苗,養稍大些,賣給陽澄湖的客商,另外有時間,還會去別家幫忙,是個勤快人。
江南,氣候宜人,土地肥沃。
當年,姐姐嫁過來時,就是覺得太倉是個好地方,魚米之鄉,比一江之隔的海門生活條件要好得多。
且民風淳樸,據我對當地人的觀察,確實,江南人無論是語言和行為,都是比較溫婉些,閑閑淡淡,即使是碰到什么事爭論,其語氣也是帶著笑容解說,恬淡平和的心態去面對一切的感覺!
當然,比較的對象是我們海門人。
海門人,歷來都是爭強好勝的,勤勞聰明,也帶著倔強,也帶著狡黠。
我的姐姐卻是那么善良與純真的,她嫁來江南,完全契合了當地人的性格特征,也完全溶入了這里的風土人情,只可惜,她辛勤勞作了一輩子,剛待兒女成家立業,就因病去世。
可憐!可嘆!可悲!
一家人圍繞著吃飯,從姐姐的話題引申到在座的每一位親人,相互寒暄,了解到各自的狀況,各自的幸福與苦惱。
外甥女秋是姐姐的親生女,我們常保持良好的互動聯系,這次見面卻發現她又瘦又黑,正是大好的年華,但同時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肩上的擔子不輕,她公公幾年前撞了人家,到現在還在賠償,雖然有個小工廠在運作,但杯水車薪,只賺取一家人的吃喝。
如今,公婆年齡大了,小工廠的生產責任也全部壓在秋的身上。
其實,真的。
中國的古話說: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還有句話叫作:剪不斷,理還亂,是情愁。
親人之間的情感,也是時時刻在我心頭,是永遠的牽掛。
辭別家姐的時候,我沒有悲傷,我甚至對著她的笑臉擠了下眼睛,一如以往在她面前的調皮。
她的人生,已經被命運畫上了句號。
安息!
而我和其他的至親們,將要繼續堅持走下去,也許有艱辛,也許有難路,但無論前途是怎樣的體驗,我們必須學會面對和接受。
愿,我們和他們都有幸福在前面等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