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小記(3)

像少年啦飛馳

也不是最近了,我意識到我們在老去。比如我在為科目二考試做準備,每天都按時去練車,在練車場遇到的大學生車友是大一的(誰大四畢業了才開始學車???);用微博吃創造營的瓜,pick小姐姐,發現有的小姐姐是00后;看LPL比賽,更是有不少00后職業選手在大展拳腳。我小時候看電視時,總理所應當地認為屏幕另一頭的的這些明星、藝人和練習生都比我年紀大,自己離他們很遙遠,而不知不覺中我已經很接近他們,甚至有超越的勢頭。當然這里指的是年齡,其他方面不好說。唯一能夠確定的就是,我不再是少年了。

動畫電影《煙花》的原名很長:升空的煙火,從側面看還是從下面看?初見這個問題,我只覺得很蠢,后面想想,這確實是一個很有少年情懷的疑惑。如果說盛開在天空中的圓形火花是煙花的正面,那么在煙花的正下方或者側面觀賞時會看到怎樣的光景呢?按理來說,煙花從正面看是圓的,從側面看就應該是扁的吧,有沒有可能會扁成一條線,像一道定格的流星?什么,你說我想錯了,你又沒從煙花側面看過,你怎么知道我說錯了,有本事就一起去側面看看。哈哈哈哈哈,去實際求證這種事情,或許正是年少應為。

我現在是不可能再做出這樣的舉動了,自然,我類推得到同齡人應該也不太可能做這樣的事情,但同是大學應屆畢業生的小明同學卻出乎我的意料。

小明是我在佛山的中學時代青年旅社認識的一位朋友,如果讓我用最少的字來形容他,那便是:像少年。正巧,旅社掌柜說,旅社之所以取名叫中學時代,是希望住在這里的旅客能像中學生那樣朝氣蓬勃。我萬萬沒想到,朝氣蓬勃的表現之一是健身。旅社掌柜很鼓勵大家健身流汗,因此大廳里擺放著啞鈴和健身椅,門上安裝有單杠。晚上時間恰當時,就會看到幾個赤膊男子在大廳做運動,小明就是其中的一員,這還沒完,小明運動得還算是比較有章法的,因為他學醫且學的是治療跌打損傷,而且還考了健身教練資格證,他找我要了一張草稿紙,我還以為他要寫什么,結果是用來寫“正”字記錄仰臥起坐的組數。最后,掌柜煞有介事地說將小明任命成體育部的部長,讓小明帶動大家健身(笑)。

我和小明一起去了千燈湖和西樵山這兩個地方,提到湖和山,大部人應該都會想到游山玩水,可是小明偏不。千燈湖從地圖上看像是一條長船,夜幕降臨時,千燈湖邊的千盞燈光都會點亮,燈火闌珊,夜景很好看。到達千燈湖時正值下午最熱的時候,小明拉著我在湖邊的木橋上坐著看風景吹風,彼時藍天白云、碧波蕩漾,但是天上掛著一輪毒陽,橋上無遮無攔,陽光直射在身上,迎面吹來的都是熱風。我想找個陰涼的地方避一避,小明卻建議我們躺下,說是曬太陽有益身心,然后自己先仰面躺倒在了木板上,我只好跟著做。一躺下我就感受到來自正反面的雙重炙烤,讓我想起微波爐里轉圈的烤雞。唯一慰藉我心的是當時的風景確實不錯,天邊有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從天上連綿到地下,像是這座城市剛剛被核彈爆破過。

壯觀的蘑菇云

我們注意到千燈湖里有許多小魚,小明說,他想捉魚。捉魚?我確實愣住了,花了幾秒去想這是不是某種流行?;蛘甙嫡Z,然后思考捉魚的可行性,沒有釣具沒有網,連個籠子都沒有,不是,我們最初就不是來捉魚的??!小明卻自信滿滿,覺得徒手也不是什么大問題。他發現了一處小水池,池水清澈見底,魚若空游無所依,水中恰巧有一個破洞木箱,一條魚在他眼皮底下從洞口鉆進了箱子,于是我們趕緊俯身把箱子從水里撈起來,箱子中的水從縫隙中逃逸,只留下無助的魚側躺著瞪大眼睛一呼一吸。魚兒,它就這樣被捉住了……當然最后還是放生了。

捉到了魚小明還不罷休,揚言要捉烏龜。據稱,佛山在以前盛興冶鐵,經常要用火,而水能治火,因此素來崇拜玄武北帝,玄武是蛇龜形象,司水,能保佑民眾用火安全。千燈湖的湖里、西樵山的池中都放養了不少烏龜。但捉景區里的烏龜這種事我是一次都沒想過。小明用他的鍥而不舍證明了自己的捉龜宣言并不只是一時興起。每到有水的地方,他總要拉著我駐足觀察,看水中是否有烏龜,這樣的精神恐怕比尋找滑板鞋的龐麥郎哥都有過之而無不及(狗頭保命)。

終于他在西樵山迎來了機會。佛山無山,南海無海。這一句頗有禪意的俗語是在說,佛山雖然名里帶山,卻沒有一座出名的高山;佛山的南海區雖然名中有海,卻根本不是海。有趣的是,西樵山正位于佛山南海區西樵鎮,它是一座死火山,海拔僅有346米,算是山中的矮個子。西樵山景區從正門一進去就有幾個水池,池里有有許多大石塊,烏龜會爬到石塊上吹風曬太陽,岸上也能沿著石塊往池里走,岸邊沒有景區保安。天時地利人和俱在,于是小明動手了。他讓我幫他看管背包,自己躡手躡腳地逼近著石頭上的烏龜。烏龜爬的很慢,感官卻很靈敏。小明才剛走到石頭上,烏龜們就開始撲通撲通躍入水中、逃之夭夭,但過了一會后,烏龜又重新爬上石塊,小明就會開始新一輪的嘗試。如此看他反復數次失敗后,我想起我們來西樵山的目的是爬山看風景,而不是捉烏龜,于是催著他快放棄算了。小明不聽,最后還真的捉到了龜。只見他倒退著接近一只目標烏龜,走到烏龜旁邊時,探出頭看了一下烏龜,接著蹲下來,伸出一只手直接把烏龜掏起,動作一氣呵成,烏龜紋絲不動,似乎還和他對視了一眼,最后被他穩穩拿在手中。接著他如法炮制,又捉了另一只烏龜……因為他說想湊成一對。我看著他把兩只龜放進背包里,整個人都驚呆了,說他說是捕魚達人·捉龜高手·小明。他示意我不要大聲地談論這件事情,為了避免讓保安知道我們在景區捉龜,我們約定了一個暗號,用“洗手”來代指“捉龜”,于是我夸小明很會“洗手”,“洗手洗得干凈利落”,“洗一次就很厲害了,居然還連洗兩次手,牛啤啊”。我們邊說邊笑岔了氣。回到青旅后,他把捉龜的事情告訴了大家,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滿臉問號:景區的烏龜能捉的?能捉的?當然是不能捉的啦,等到了第二天,我們重返西樵山,他就把烏龜放回去了。

我個人真的覺得他的行為很像少年,捉魚“洗手”這種事情我想都沒想過,他想了,做了,還成功了,就很讓人服氣。

少年的話題就寫到這里。

這其實就是第二種旅行的方式——在路上撿朋友。在路上交新的朋友并不難,誰不想有個伴一起玩呢,這樣的話,公交車上就不用全程戴耳機聽歌打發時間,可以隨意聊會天。如果想去的地方相同,就結伴走一段路,后面路線規劃不一樣了,就道個別再各走各的。更重要的是,和成長背景迥異的人相處,總能帶給我意想不到的驚喜,就像是小明,正如韓寒的電影《后會無期》中的那句臺詞:很多人闖進你的生活,只是為你上一節課,然后轉身離開。順帶一提,本篇的標題也借用了韓寒的書名(笑)。

不再是少年,但也還不算是中年不是么?盡管現在我們要為房子車子票子以及家人的生老病死而煩惱,還是希望大家有時能像少年啦飛馳。這里并沒有鼓勵捉魚洗手等行為的意思哦哈哈哈。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