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記憶的“秘密”——評《找尋逝去的自我》

讀過加布里爾?加西亞?馬爾克斯小說《百年孤獨》的朋友,肯定不會忘記那個叫馬貢多的小村莊以及失去記憶力村民們的離奇荒誕故事。小說描述了一種奇怪的瘟疫,受到感染的人會逐漸失去記憶力,首先失去關于童年往事的回憶,然后忘記身邊各種事物的名稱、功能和用途,再忘記親人、朋友、自己的身份,最后“甚至連自己活著的意識”也忘記了,這無疑會讓人發(fā)瘋!

現(xiàn)實世界中雖然沒有這種瘟疫,但是,卻有與其類似的疾病——失憶癥,一些小說、電影、電視劇的常用經典橋段。完全喪失記憶力的后果是極其可怕的,就像一些失憶癥患者所說的那樣“我無法回顧我的生命!”其實,也不必要完全喪失記憶力,幾乎可以斷言,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誰都有因為記不住該記住的事物而痛苦不堪的時候,也都有因為忘不掉該忘掉的事物而抓肝撓心的時候。記憶,就像是在大腦里跳舞的精靈,舞步吊詭,古靈精怪,你有使用權,卻沒有控制權。

面對這個失管失控的精靈,我們不禁要尋找下列問題的答案,記憶究竟是如何產生的?我們逝去的記憶究竟去了哪里?有沒有什么辦法讓記憶長久存在或者瞬間刪除?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夏克特在他的《Searching for memory》(找尋逝去的自我)一書中,為我們揭開了謎底。

書中作者重點闡述了一個觀點:記憶一方面具有諸多局限,另一方面又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全方位的影響,并將記憶的這種二元性質之稱為“記憶力之脆弱”。由此可見,作者對人類的記憶持“有條件的肯定”態(tài)度。全書共分為十個章節(jié),前四章論述記憶的特性、記憶的形成、記憶的鞏固與衰退、記憶的歪曲,是全書的基礎理論部分,讀者應將此部分內容作為重點內容理解掌握。第五至八章介紹了幾種病理性失憶癥的特征及生理原因,對于非腦科神經專業(yè)讀者來說,此部分內容可以略略看過。第九章著重介紹了關于記憶可信度的觀點爭論,第十章介紹了老年人的記憶能力問題。

本書采用了大量臨床醫(yī)學案例來論證觀點、說明問題,從中可見作者嚴謹的學術研究態(tài)度,也有利于讀者通過案例來理解書中的觀點。書中還展示了許多反映記憶本質或功能的藝術作品,從一個側面也論證了記憶對人生的全方位影響——記憶是我們回顧往事、理解現(xiàn)在、并憧憬未來的綜合產物。

閱讀此書,讀者要著重把握作者關于記憶二元性質的論點,從這個視角出發(fā),能夠很好地把全書內容統(tǒng)攬并聯(lián)結起來。觀點產生方法,但畢竟不是方法,作為闡述觀點為主的學術書籍,作者在書中并沒有具體介紹各種記憶術,這恐怕要讓部分讀者大失所望了。作者只是在書中點明各種記憶術的核心是“精細編碼”,不過,有了這把“金鑰匙”,不僅幫你揭開了各種記憶術的神秘面紗,同時也會讓你學習掌握起來更加得心應手,逐漸地讓那個“在大腦里跳舞的精靈”聽你指揮。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天下最難的事,莫過于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我理解的幸福的普通人就是: 1、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至少擁有一項體育專長; ...
    鏡觀奇辯閱讀 491評論 2 3
  • 小時候受委屈哭的時候會抱著貓一起,坐在臺階上。它乖乖呆著懷里好安靜等我哭完,眼淚滴在皮毛上也不在意。大概它心里只是...
    男姑娘閱讀 810評論 8 17
  • 張麗娜院士來我們學院講學,深深被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老奶奶很可愛,態(tài)度也非常謙和,符合了我印象中所有科學家的樣子。...
    本宮的話不管用了嗎閱讀 438評論 0 0